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安徽省马鞍山市自我加压,在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马鞍山经开区主动担当,全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着力加快产业升级突破,打造高质量产业新城。
2020年6月9日,安徽省委宣传部“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安徽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安徽的版图中,马鞍山居中靠东,毗邻南京、接壤合肥,临江近海,区位优势明显。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三大优势主导产业。
马鞍山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魏邦军介绍,截至2019年底,园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2家,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上企业总产值比重71.7%。
记者走进蒙牛乳业生产车间,只见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下线纯奶、乳饮料等产品。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英杰介绍:“目前配料预处理全自动生产车间每日处理能力可达1000吨,可生产冰品、低温酸奶、巴氏鲜奶、常温奶四个业态产品近150多种,总计日产能达到2800余吨,其中多款冰品供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并出口印尼、缅甸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
马鞍山经开区华菱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生产线上的重型卡车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调试。作为全国重要的重型卡车、重型专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该公司主导生产重型汽车底盘及整车、动力总成、车桥、汽车零部件等系列产品,出口到东欧、北非、东南亚、南美等地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车用锂电池,有了“马鞍山造”。在安徽泰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内,340米长的锂电池生产线高速运转,高效自动化的生产场景令人震撼。安徽泰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监李航表示:“我们生产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特点,未来将主攻新能源汽车市场,两轮电动车、智能家电等小动力市场以及储能市场。”
未来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是在高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长的循环寿命、更低的成本。目前,该公司的技术专家团队主要来源于新能源行业国内外优秀企业和科研机构顶尖人才。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马鞍山经开区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1-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85亿元,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完成战新产值58.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2亿元,分别增加19.1%,16.9%,依然实现两位数增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