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截图20180918150251928.jpg

佛山高新区三水园“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形成!“城市三水”再升级

2019-06-05 14:03 来源:南方日报

  5月23日,“扬帆湾区 勇立潮头”“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这场大会带来的热度仍在持续提升。

  更多优质项目带来新动能,更多创新载体提升承载力,更大的“政策礼包”让企业家们为之振奋,一批交通城建、宜居宜业项目加码推出,“城市三水”的城市能级持续提升,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2018年,三水确立了“城市三水”的发展路径,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发展,“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变得更加清晰、更有张力。

  新的一年,三水继续抢抓区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新业态激发新动能,以新载体拓展新空间,以新政策构筑新支撑、以新城市引领新未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之城、活力之区,打造“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

  引项目 160亿元投资总额动能几何

  在“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有产业载体、创新平台、创新产业、宜居宜业四大类共23个项目上台签约,投资总额超160亿元,其中有18个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项目资源,投资额144.58亿元,占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的87%,为“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产业是城市的根,也是城市的魂。新城市只有新的产业导入,才有新的未来。”三水区副区长姜岳新表示,三水是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新的产业导入,要靠招商引资布局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5G通信电子信息产业、物联网终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三水所需,而此次签约的Auto Space智车港、联信5G科技城、天安数码科技园、广东天粤科技产业园、景湾大数据智慧产业中心5大产业载体项目也基本面向这类产业。

  近年来,三水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体路径是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植入传统产业、产品、产线,推动传统产业借智上云、创新发展,使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枝,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此次签约拟建的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项目,有望借助国内外一流企业的资源,将新技术和人才培养、智能制造有机链接,通过新企业、新业态的孵化,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创新发展,打造数字化产业,建设具有区域引领及辐射作用的高端创新创业平台,进而推动三水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生产。

  项目能否按时动工建设、投产达效是招商引资成败的直观体现和最终答卷。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三水高质量发展新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三水区产业项目动工投产也将步入快速轨道。

  姜岳新透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有效签约项目,未来三年,将有74个正式动工,投资总额超284亿元;159个项目正式投产,投资总额494.4亿元。

  拓空间 5个创新载体如何集聚新兴产业

  优质产业、科技、城市等平台载体,是“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三水按照“湾区孵化,三水转化”的思路,围绕一环西拓沿线各产业载体,谋划了佛高区万亩产业园、三水新城科技创新园、碧桂园·双子星城、北江科技创新园、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一批优质产业载体,致力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产业化重要承载基地,建设大湾区活力之区。

  姜岳新说,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经成为发展主流,但这些新项目大多数处于创业期或成长期,资本实力不足、品牌不强,而且这类产品的市场更迭非常快,如果按照传统的洽谈—签约—购地—审批—建设—运营招商路径,相关项目至少需要两三年才能形成产能,市场风口一过,项目的发展机会也就丧失了。

  基于上述“四新经济”的特点,三水提出将5个新载体打造成“拎包式入驻”的产业载体,帮助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快速形成产能,迅速占领市场,积聚原始资本,从而不断发展壮大。

  5个新产业载体中,佛高区万亩产业园位于乐平镇,规划建设产业板块、科创板块、生活配套三大板块,打造先进制造业示范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区、电子电器产业区、科技创智区、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大同湖产业服务区、生活配套区等七大功能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电器和汽车产业,建设面向大湾区的现代都市型园区,与南三产业合作区形成佛高区三水园“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

  三水新城科技创新园和碧桂园·佛山双子星城均位于云东海街道,前者规划面积2760亩,主要面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示范区;后者位于三水新城粤港澳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启动区,规划建设产业载体18万平方米,投资总额40亿元,项目以企业总部和金融创新服务为核心。

  此外,位于西南街道的北江科技创新园将面向新型电子信息、生物医疗、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位于白坭镇的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将面向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及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备等关键零部件项目进行招商。

  强政策 政策红利如何加码惠企引才

  2017年,三水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十条”及30多项配套政策,扶持力度、广度比肩甚至优于很多先发地区。据统计,两年多来,三水共落实各类扶持资金超130亿元,稳增长、调结构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受到一定影响。

  对此,三水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解决企业突出问题和优化企业服务摆在首位,针对社会集中反映的企业融资难、子女入学难、引才留才难等问题,修订了“二十条”,出台了英才计划“1+10”政策,制定了提升行政效能、保障民营企业家权益等政策,构建起多维度、全覆盖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方面,三水把提标扩面作为主线,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二十条”作了进一步完善,以更大的扶持力度、更多的扶持举措、更广的扶持范围,营造更优的政策环境。“二十条”修订版实施后,每年三水直接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将同比增加近50%。

  人才政策方面,去年下半年至今,三水谋划出台了英才计划“1+10”政策,即“一个总纲、十个专项政策”,大力实施“英才计划”引进工程、培育工程、服务工程和保障工程,进一步提升人才、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供给链,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

  按照这个计划,到2020年,三水区级以上人才团队将不少于20个,省级以上领军人才不少于5名,地方级领军人才不少于10名。

  提升行政效能政策方面,三水坚持“对标一流、政务领跑”,积极探索项目行政审批新机制,让企业切实感受到行政审批的“加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三水创新建立重点产业项目联席会议,根据项目需要,对用地、规划、施工许可等核心问题召开协调会议,实行“一次过会,五星服务”;同步发挥区项目代办服务中心作用,做好跟踪代办服务,各相关职能部门紧密跟进,做到“一次委托,全程代办”。

  超千亿投入将为三水带来什么?

  在“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三水进一步扩展城市集聚效应、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以更加开放奋进的姿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竞合发展。

  借势而进,三水计划加码建设一批交通城建、宜居宜业等项目,发力“城产人文”融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新样板。

  未来三年,三水预计投入近300亿元,构建“5轨道7高速3快线”的交通体系,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

  轨道交通方面,贵广、南广高铁直达广州南站,市民在三水通过换乘直达深圳香港;广佛肇城际轨道直达佛山西站和广州站,融入全国高铁网及广佛地铁网;三水将争取地铁4号线尽快动工建设,融入广佛半小时经济圈;争取澳珠江肇高铁经停三水南站,实现三水60分钟直通珠海、澳门、深圳。

  公路方面,市民在三水经由二广高速、肇花高速、珠二环高速、广佛肇高速、佛清从高速、佛山一环高速、广明高速,可快速到达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在城市内部,三水将全面推进一环西拓建设和三水大道、塘西三期快速化改造,加快形成“6纵5横3环”的内部道路交通网络。

  接下来,三水还计划投入超900亿元,谋划启动一大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城市价值、大力增进民生福祉的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文化繁荣、配套完备、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城市。

  超900亿元城市提升投入中,大部分将投向三水城市新核建设、中心城区更新以及水环境治理。其中,三水将投入550亿元打造三水新城、北江新区、三水南站等城市新核心;投入200亿元重点推进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城市更新工作;投入135亿元治理水环境,打造“城在水中,城在景中、城在林中”大湾区文旅名城。

  此外,三水还将投入20亿元开展城乡深度融合系统工程,擦亮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区(县)这一“金字招牌”,打造城乡融合标杆;同时投入超15亿元,加快完善城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体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