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经开区打造“政企关系最和谐”样板区
真情为企、暖心惠企、改革便企,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平台,在深入开展“大走访、大宣讲、大解放”活动中,嘉兴经开区(国际商务区)从自身实际出发,聚焦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涉企服务水平,全力打造“政企关系最和谐”样板区。
真情为企 全力拉近“最后一公里”
“公司规模扩大了,发展势头也很好,但留人的问题挺让人头疼。”日前,当嘉兴经开区统战群团局局长张珏以“创业助理”的身份来到联系企业浙江巨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时,公司负责人陈全与她分享好消息,也坦言了发展中的苦恼。
“你们公司都是年轻人,可以在企业文化上多做文章,营造好氛围,增强凝聚力。区总工会有很多活动,可以组织员工参加,你们也可以考虑自建工会。”张珏利用自身工作经验,给出了积极建议。
随着党员干部“走”下去,在嘉兴经开区,政企之间这样的交流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在正在开展的‘大走访、大宣讲、大解放’活动中,我们格外突出对企业的走访服务,通过‘坐诊’‘出诊’‘会诊’,全力搭建政企沟通交流的‘连心桥’。”区活动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面对面“坐诊”现场破难。今年,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牵头分别召开了欧美企业、日资企业、韩资企业座谈会,倾听企业心声,全区各部门条线也广泛开展“一对一”交流。30多次座谈会开下来,企业反映了200多个问题,目前都已经落实处理、回复解答。
常态化“出诊”一线破难。在“大走访”期间,针对企业多、项目多的实际,经开区制定了企业走访服务、中小企业扶优扶强专项行动方案,将150个区直属企业、50个在建项目、区属相关园区平台、城市综合体作为重点走访服务对象。目前各条线已累计走访企业9751家,在建项目50个,解决问题266个。
协同化“会诊”集中破难。服务企业最终的落脚点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此经开区创新实施了项目推进“3+1”新模式,成立项目开工专项组、提速专项组、竣工专项组,协同破难,成功“啃”掉了一批制约项目发展的难题。今年前8个月,火船咖啡、横河汽车电器、大明金属、高格精密等22个项目顺利开工,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近七成。
暖心惠企 全力服务“最后一公里”
通过大走访,政府与企业的感情近了,服务也更精准了。
对5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了生产经营情况问卷调查,摸清动态;整合工业经济、科技创新、开放型经济三大类政策,汇编成册,为企业送上政策“大礼包”;精心组织9场培训会,为企业讲解政策、培训业务,提高政策知晓度……通过多种举措,经开区政府积极向企业传递发展信心,鼓励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同时经开区还积极发挥政策“指挥棒”的引领作用,深入践行“亩产论英雄”理念,把土地资源、优惠政策、用能指标、排污权等公共要素向亩产效益高的企业倾斜,对119家D类企业将实施差别化电价、水价和污水处理费,真正激发企业“转”的动力。
坚定“进”的信心、激活“转”的动力,政企引导扶持之下,经开区企业效益蒸蒸日上。1至7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38.59亿元,同比增长12.7%,已连续1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完成利税总额23.52亿元,同比增长10%。
改革便企 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通过改革不断提升审批效率,全力打造一流“软环境”,是嘉兴经开区服务企业的另一个重要抓手。
记者了解到,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嘉兴经开区已经全面实现“无差别全科受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从“多次跑”变为了“一次跑”。目前,该区“最多跑一次”事项已经实现全覆盖,实际办结时间比法定时间提速92.5%。作为全市“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该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破解市场主体“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已累计办理“证照分离”1869件,惠及市场主体1800多个。同时,该区还通过“多证联办”“多图联审”“区域评价”“标准地出让”等改革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目前已为92家外贸企业办理了“多证联办”,为93家企业实施了“多图联审”,为企业节省费用37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大走访、大宣讲、大解放’活动的持续开展为契机,真正摸清企业需要什么,真正把企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事来办,真正让嘉兴经开区成为‘政企关系最和谐’样板区。”嘉兴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