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园区|北京首钢园区加快速度“变身”;兰州新区化工园区迎来首家外资企业

2020-06-17 13:2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经云端·特别报道】

  1、北京首钢园区加快速度“变身”

  渐成网红打卡地的首钢园区2020年会变得更好玩。正着力交出“冬奥筹办”和“本地发展”两张答卷的北京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下称“首钢园”)已经按下复工建设“快进键”。记者日前从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获悉,首钢园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近百亿元,冬奥广场等片区已全面开工。

  据首建投公司副总经理付晓明介绍,2020年首钢园继续紧抓冬奥筹办契机,瞄准科技与文化融合、高端商务配套、未来城市示范等产业方向,高质量发展首钢园1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一系列新项目、新业态将陆续在园区落地。

  冬奥带动入驻项目方面,北京冬奥会技术运行中心及附属通信枢纽、北京冬奥会云转播中心等项目正推进建设,北京首个体育特色公用型保税仓库将于年内投用。

  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类项目方面,腾讯体育、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等企业项目已经入驻园区。中国首个机器人独立完成中国文化特色演出的机器人剧场将在3号高炉亮相。1号高炉则打造全球首家大型VR“幻真乐园”,为年轻消费群体提供科技光影秀等体验。北七筒“#4”筒将通过高清影像、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数字沉浸展厅,预计6月进行试运营。

  高端商务配套项目方面,首钢园前期已吸引星巴克、智选假日酒店等品牌入驻,园区商业服务能力初显。2020年,全民畅读艺术书店、小米线下体验店将会亮相,香格里拉旗下高端餐饮分支德国啤酒坊也将开放。

  未来城市示范项目方面,首钢园已完成8种车型的无人车测试运营,年内将向公众提供运营服务。为展馆接待讲解、园区游览引导、酒店服务和办公服务等场景提供智慧化服务的4种机器人也将于年内在园区落地。

  2、兰州新区化工园区迎来首家外资企业

  2020年6月16日,东瑞制药(兰州)原料药基地项目在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开工建设,这也是落户新区化工园区的首家外资企业。该项目总投资3500万美元,占地250亩,主要建设年产1100吨头孢类抗生素生产厂区、260吨酶抑制剂生产厂区、270吨专科药生产厂区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以上,年税收3500万元以上,可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

  据了解,兰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是由东瑞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外资外商独资企业。东瑞制药于2003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主要从事头孢类抗生素以及系统专科药物的开发、制造及销售。该项目的建设对新区大力发展高端化学品、先进医药原药产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3、山东联通助推国产大飞机高光时刻 共建5G智慧园区

  5G的出现将催生海量垂直行业应用,其中,关键领域之一就是工业制造业。当5G与工业互联网碰撞出“智慧火花”,5G自身技术和巨大的商用价值潜力将有效降低传统制造业的运营成本,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2020年6月16日上午,山东联通与中国商飞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签署“共建5G智慧园区”合作协议,将山东联通5G融入大飞机研制与测试。山东联通政企客户事业群总裁韩冰、副总裁司书国,东营分公司刘建鹏总经理、副总经理李国庆等出席签约仪式。

  航空制造业被形容为“现代工业之花” ,而“大飞机”更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大飞机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民用航空工业甚至整个工业体系的整体水平。

  早在2019年8月,山东联通就第一时间与中国商飞公司东营试飞基地取得联系,针对其5G智能试飞需求,专门组建“5G试飞项目组”,密切开展切磋会商及技术论证。

  山东联通根据试飞中心的具体需求,制定MEC建设方案,进行停机坪5G网络全覆盖,逐步实施试飞大脑、5G方仓、移动协同等5G应用项目。与此同时,试飞中心所在的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试飞基地为核心,投资14亿建设空港产业园,打造航空产业创新发展中心、航空工业坊、航空科创中心等平台项目,引进企业入驻。届时,山东联通将作为独家合作运营商助力打造高智能、高标准的5G智慧园区。

  签约仪式前,山东联通政企客户事业群总裁韩冰一行到试飞中心实地参观C919大飞机,观看了首飞视频,了解了大飞机的研发历程,就5G技术在智能试飞中的应用保障,与试飞中心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探讨交流。韩冰表示,国产大飞机是民族工业的骄傲,能够参与5G智能试飞和空港智慧园区建设是一种荣耀。下一步,山东联通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深化合作,强化集团、省、市联动,发挥云网一体能力和领先的技术应用、生态聚合能力,加快部署5G网络建设,助力打造集智慧安防、智能指挥中心、智能展厅等于一体的5G智慧园区。

  4、甘肃省首个掐丝珐琅专题艺术馆落户兰州文创园

  近日,李海明珐琅艺术馆在兰州文创产业园“A9”园区正式揭牌,这是甘肃省首个以掐丝珐琅命名的专题艺术馆。

  李海明是甘肃省掐丝珐琅画代表性传承人,自8岁起便跟随伯父学习景泰蓝珐琅技法,1992年开办掐丝珐琅传习馆。“A9”是扩容升级版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的小名。此次,李海明珐琅艺术馆“落户”兰州文创产业园,为李海明的艺术创作和推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兰州文创产业园汇聚文创的力量也将进一步壮大。

  5、浙江海盐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外资集聚助推产业“链”式发展

  2019年,浙江省商务厅发布《关于开展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工作的通知》,深抓产业链建设以应对各类挑战,用思想碰撞出新时代下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创造性提出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

  为发挥好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重要窗口、产业发展主战场的作用,海盐经济开发区明晰产业链式发展线路图,找准招商引资坐标系,绘制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海盐经开区立足于打造更高能级产业平台的发展定位,通过构筑高质量外资“高能矩阵”,充分运用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的制度动员力,围绕主导产业定位,建立“链点+片区+平台”联系机制,带动产业向国际价值链高端跃升,通过在建链上下功夫、补链上谋实效、强链上出真招,加快推动辖区产业链转型升级,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及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链,以产业生态链不断带动经济高质量循环发展生态圈。

  强项目“虹吸效应”

  擘画电子信息产业地图

  随着5G商用和“新基建”机遇凸显,中高端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电子信息产业炙手可热。以“早起鸟”之姿,海盐经开区抢得电子信息产业链腾飞的先机。

  安费诺永亿隶属于美国500强企业安费诺集团,是移动终端所用天线类产品的一流设计与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全套天线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主要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外置天线、内置天线以及拉杆式天线等,首年产值可达10亿元人民币,主要供货给美国苹果公司。

  不断以“补链延链”的视角补齐补全电子信息产业的现有链条,海盐经开区引进上海乐威有限公司年产1.2亿件精密天线配件项目。“公司主要为美国安费诺集团提供领先的智能通讯产品及创新的电连解决方案,是安费诺永亿公司通讯制造供应链中最关键的一环。”嘉兴乐威欧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忠峰说。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3亿元。

  不单单吸引了乐威这样的“上游”公司,同样作为安费诺集团重点配套企业之一的苏州磊屹光电科技年产5亿件精密注塑件建设项目也在不久前落户海盐经开区,总投资1.6亿元,主要生产VCM摄像头模组,天线类手机零件,超精密电子组件。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三年内产值达到3.5亿元,税收3500万元,亩均税收超100万/亩。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海盐经开区不断加强与安费诺集团合作,永亿一期顺利投运后,将在经开区继续扩大投资2亿元的二期项目,主攻5G市场,继续补全、补强电子信息产业链。

  以“优”引“优”,以“强”招“强”。以安费诺永亿、安费诺嘉力讯、上海良信电器、江苏日久光电等重点企业为主导,海盐经开区释放出更强“虹吸力”,通过招引上下游产业项目,海盐经开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不断加粗延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海盐经开区驱动重点项目“引凤”行动“火车头”,增加高质量产业项目吸引力和承载力,不断拓宽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朝着“链”式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快车道不断行进。

  新项目“锦上添花”

  谱写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篇章

  近年来,海盐经开区以废旧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应用为重点,加快氢能、太阳能、风能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生态链。

  开发和利用氢能是当前全球产业创新和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为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机遇,海盐经济开发区引进国际先进的氢能源研发、生产及应用的美国500强企业美国AP空气产品公司,共同推进海盐氢气制备及氢能利用示范产业基地项目建设。

  2020年6月9日下午,第二十二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网上)洽谈会启动。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县级分会场,空气产品公司海盐氢能源基地项目在海盐经开区正式开工。一业旺,百业兴,完整的产业链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的韧性不可比拟。该项目利用三江化工和嘉化能源在烷烃裂解和氯碱工艺中产生的大量优质的副产氢资源,以及三江化工园区氮气管网内的氮气,结合AP公司所具备的氢气提纯、液化、储运及加氢站技术,对氢气和氮气进行提纯液化。

  液化后氢能源的运输配送半径将从以前的200公里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输送半径的扩大,可以打通海盐经开区内用氢企业、桐乡经开区内的巨石集团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氢能源供给渠道,实现各区域之间上下游氢能源产销对接,使得氢能源可以成为促进各开发区之间通力协作的重要“纽带”。

  其时已至,其兴可待。项目投产后,将大幅提升海盐的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生产,有效推动海盐经开区内企业参与氢能源产业链环节,延伸氢能产业链,完善海盐从氢制储运到氢能源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清洁能源前程似锦,节能环保未来可期。海盐经开区注重在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链模式中侧重于垂直整合,顺应产业链招商新常态,引进山鹰国际绿色标杆纸业百亿循环产业基地项目,将形成集“原料采集-制浆造纸-包装印刷-技术创新”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全部达产后,其产业基地总产值将超200亿元,为海盐经开区打造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链再添新兵。

  发展不能坐等,务必搏之。海盐经开区以重点外资企业为“链点”,连“点”成“链”,从产业不断集聚而来,向着产业不断延伸而去,奔驰之间,引擎不断升级,动能不断增加,带动经济的“马车”跑成飞速前行的“高铁”。

  “海盐经开区将以推进‘重要平台提升、重大项目推进、高端产业培育’为重点,主动担当、加压奋进,拓展大开放格局,构筑大开放支撑,形成大开放主体,为打造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贡献力量。”海盐县委常委、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詹利民表示。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