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云端·特别报道】
1、北京环球度假区打造数字化园区
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社会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的背景下,文旅行业也逐渐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记者了解到,作为北京文旅新地标的北京环球度假区目前已经全面复工复产,从各个方面积极推进开园筹备工作并将在2021年开园。近期,由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硬件设备及人脸识别入园测试设备顺利入驻北京环球度假区数据中心,完成了双方合作私有云层面的技术设施部署,这是北京环球度假区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生态圈的重要一步。
基于大量的前期调研,北京环球度假区确立了以数字技术优化消费者体验的战略方向,并迅速与阿里巴巴团队达成共识。2019年10月,北京环球度假区与阿里巴巴在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时,提出要以阿里巴巴的科技赋能园区运营,打造全新的智能化主题公园及度假区目的地。而此次完成部署的数据中心,就是未来数字化园区的核心基础。
“我们整个链路设计都是站在消费者的视角。”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赵颖表示,“从游客尚未踏出家门至结束游园体验的全程,即使面对多项复杂的消费场景,游客也能通过数字化的智能服务,享受一段顺畅便捷、人性化和欢乐愉悦的游玩体验。”
为如此大量而复杂的消费场景实现数字化,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据赵颖介绍,为了承接双方合作项目,阿里巴巴调动了包括天猫、支付宝、飞猪、口碑、阿里妈妈、阿里云、钉钉、菜鸟等在内的一共十个业务部门约200多名员工加入,专门提供和设计了“一云多端”数字化运营平台基础建设,从而提供了一个既能多渠道触达用户又能整体打通多端运营的通道。在双方看来,这样的战略合作不仅能大幅提升游客在各个环节的游园体验,还有利于推动主题公园及度假区的数字化革新。“我们在北京、在中国、甚至在全球第一次把这样一个由科技赋能的园区带给消费者的时候,也希望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基础建设。”赵颖表示。
除阿里巴巴之外,北京环球度假区此前还宣布了与蒙牛集团、可口可乐和百胜中国等企业的战略合作。据悉,目前北京环球度假区正在积极拓展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以及汽车和啤酒品类等各领域的合作伙伴,此外,还将基于未来园区季节性的主题活动探索更多元化的品牌合作方式。
“北京环球度假区致力于打造一个在中国领先、全球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重新定义休闲娱乐和度假体验,成为文旅行业的标杆。”北京环球度假区副总经理褚博瑶表示,“我们希望与中国市场的领军企业强强联手,通过文化娱乐赋能,激发合作伙伴在业务和商业范围内的共创,拓展主题乐园体验在其他行业中的延伸。这些延伸往往不是简单的‘1+1’叠加,而是通过创新,创造出更多升级的可能性,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娱乐度假体验,为各方持续创造共享价值,实现商业和运营层面的创新共赢,携手推进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复苏和首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近期,北京市正式发布《关于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和《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提出要加快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业界人士表示,北京环球度假区与跨行业领先企业合作项目的展开,也体现了对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政策的积极响应。
2、南京六大科技园区直播“带货”云招商
2020年5月19日下午3点,2020年南京科技云招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专场暨Plug and Play中国南京创新创业“双选会”活动首场——“聚创于宁,机会无限-南京六大园区推介专场”在南京正式举行。此次活动由南京市科学技术局主办,Plug and Play中国承办,全面展现南京市创新名城的城市名片,促进生物医药相关园区和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优质项目增进了解、深入沟通。
2019年与2020年是南京市的“招商突破年”,南京市科技局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响应招商突破年相关要求,发起本次科技云招商活动。云招商形式与Plug and Play中国“双选会”相结合,以2020年5月19日南京产业园区推介为始,以5月26日创新创业项目路演为结,开启为期一周的优秀项目甄选,从创新趋势、技术优势、商业模式、核心团队、产业匹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判,并结合园区产业导向进行初步匹配,为后续双方对接打下基础。
据南京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已成为南京最鲜明的城市特质,近年来,南京把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作为南京地标产业进行打造,加强产业政策创新,支持创新产品应用,全力推进招商引才,保障项目土地供应,完善投融资服务,希望借此邀请全球的创新之士把南京作为一个可以选择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地方,来南京共享城市创新发展机遇。
在随后的园区推介环节,南京六大园区“直播带货”,为大家展示自己的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和生态内的企业发展。
南京市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产业促进部部长杨涛介绍:南京生物医药谷是目前南京市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重点布局创新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创新产业。
园区企业南京世和基因分享到,生物医药谷服务为先的意识和为企业着想的实际行动打动了创业者,医药谷为企业量身定制的相应的办公和实验场地及配套的政策为项目发展保驾护航。
由江北新区参股的江苏南创化学与生命健康研究院与Plug and Play中国理念契合、资源互补,双方将积极探讨、共同推进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合作。南创研究院是南京市第四批新型研发机构,汇聚了政府、医院、高校、企业、社会资本等多方优势资源。
南京高新区(新港国家高新园)科技招商中心主任缪卫介绍:新港国家高新园拥有7家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为大型制药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服务,拥有8所普通高等学校、4所职业技术学园,为广大企业提供优质人才。园区内企业福怡科技、安吉生物与诺唯赞生物,在政府给到的场地、税收、人才、科技项目申报等支持下,公司都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与发展。
栖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吴丹介绍:栖霞高新区采取“一区多园”的创新模式,整合区内12个科技园区,其中江苏生命科技园是最具特色的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园区,目前已集聚近2百家医药医疗器械研发销售型企业及药品医疗器械营销服务平台公司。区内企业恒道医药经过6年发展从单纯的技术服务型企业发展到科贸一体化的新药研发公司,与园区彼此成就,共同发展。
南京江宁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晓东介绍:江宁高新区以南京生命科技小镇为中心,以打造江宁药谷为抓手,依托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医药研发优势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建设。园区企业前沿生物药业于2013年落户江宁,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于2013年获得一二五重大专项,2017年获得十三五重大专项。
溧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陶维强介绍:2018年溧水就成为了“健康中国”的战略先行区,并且获得了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健康江苏实践示范区”的称号。区内企业恒生制药通过政府的支持已经成长为“专业化铁剂和肾科产品品牌药”领先企业。金雨茂物于2019年在溧水区成立了3个亿规模的产业基金,重点投向生物医药领域。
江苏高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卞爱艾介绍:高淳医疗器械产业园由江苏省药监局和高淳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专门出台《关于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措施》,全力助推产业园发展。区内企业伯纳德和宜偌维盛,在园区帮助支持下享受了低息贷款、用工补助、基金补助、开发区投资等惠企政策服务。
2020年5月26日南京科技云招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专场暨Plug and Play中国南京创新创业“双选会”项目路演专场,届时将邀请10家项目进行路演,还将有南京市科技局、Plug and Play中国、南创研究院等代表围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展开圆桌讨论,欢迎各位届时关注。
3、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升级版
企业“足不出园”即可享受到高质量、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2020年5月20日,上海市商标品牌创新创业(漕河泾)基地、中国(上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漕河泾工作站挂牌成立。
据悉,新成立的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将由漕河泾开发区负责建设,通过打造高端服务平台,围绕商标品牌培育、发展、集聚、提升和保护,为园区企业商标品牌建设提供“零距离”的身边服务。新成立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工作站通过延伸维权援助服务网络,使园区企业“足不出园”享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效益和效能不断提升。
科华生物是漕河泾开发区的一家生物医药研发企业,近期,科华生物研发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已销往意大利等国家。该企业市场运营经理罗晓丽说,在园区内设立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可以让企业享受到更好的指导和服务,成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工作站,也可以解除企业后顾之忧,让企业专心致志投入产品研发。
近年来,上海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高效益运用和高品质服务上不断取得新发展,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目前,上海平均每1.8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平均每新增1.2个市场主体的同时新增1件注册商标。截至2020年一季度,上海有效注册商标量已突破150万件。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说,建设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将进一步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生态,也是推动上海成为全球知识价值实现热土的重要抓手。
上海市徐汇区副区长晏波说,徐汇区将联合并依托漕河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的优势,聚焦打造上海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创新集聚区目标愿景,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构建系统集成的政策体系、完善专业高效的保障链条、培育多元融合的战略格局,深耕制度完善、体系健全、生态优越的知识产权发展热土,为上海和全国贡献更多的徐汇智慧和徐汇力量。
4、上海:临港与奉贤间将建中运量公交T6线 联通两地园区
2020年5月21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综合能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正式发布。到2022年,临港新片区将实现先行启动区发展较成熟地块供电可靠率99.999%以上;建成6座现代化能源补给站,打造油气、油氢或油电合建示范项目;开发条件较好的光伏和风电项目,启动氢能、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等新兴能源技术的示范项目建设。
年户均停电降到5分钟
根据计划,到2022年,临港新片区将建成1座220千伏变电站,完成2座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和改造,完成临港重型燃机电厂和奉贤海上风电场的并网接入;继续构建110千伏双侧电源链式目标网架、完善35千伏双侧电源辐射接线,启动10座110千伏变电站的基建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配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临港新片区还将对先行启动区发展较成熟地块10千伏电网进行“钻石型”配电网结构改造,构建以开关站为核心的双环网结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以上。
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发展部副主任张征说,原先的供电可靠率多数能达99.99%,“多出一个9,代表故障率大幅减少。”他举例,按原来标准,每年户均停电时间5小时,未来将降到5分钟。
电力公司主动加压,强化配电网结构;在软件上进行优化,使电网具备“自愈”功能。张征介绍,发生故障后,电网将自动切断故障点,让未故障电路继续送电。电力公司还将采用不停电作业方式,检修时不再影响市民用电。
启动绿色制氢项目建设
临港新片区还将布局氢能利用链条,推进试点项目建设。新片区管委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处副处长韩莉介绍,新片区正积极布局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制氢,液氢储存和氢气充装,民用氢气管道以及加氢站建设等项目,逐步推进氢能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与完善;探索氢能交通与物流、氢能分布式供能、氢能楼宇等典型应用场景。
“到2022年,完成5座油氢合建站的前期立项报批工作,建成投运平霄路油氢合建站,启动绿色制氢项目建设。”韩莉说,“建成氢燃料电池动力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线路T6线示范运行,结合燃料电池物流车、燃料电池重卡以及燃料电池大巴班车,形成燃料电池汽车综合运营平台;试点推进2个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目。”据了解,中运量公共交通线路T6线将使用3节编组的智能无轨公交,使用优先路权专用道路,单次客运量更大,能有效联通临港产业区与奉贤园区。
5、江苏常熟高新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晋级“国家队”
常熟高新区再添一张“国字号名片”。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常熟高新区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名列其中。
近年来,常熟高新区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方面,截至2019年年底,常熟高新区拥有丰田、三菱电机、大陆、法雷奥、西门子、延锋、马勒、中航海力达、正力蔚来等汽车零部件企业80余家,其中1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汽车相关项目28个、11家全球汽车百强供应商投资项目18个、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48家,形成了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物流、贸易等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2019年,常熟高新区以汽车零部件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1.54亿元。其中,三菱电机汽车部件、丰田汽车零部件销售近50亿元,大陆汽车系统销售超30亿元,新中源、正力新能源科技、延锋安道拓销售超20亿元,另有6家企业销售超10亿元。包括丰田研发、丰田仓储在内的7家汽车零部件服务业企业完成开票销售27.64亿元,同比增长21.34%。
围绕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常熟高新区高度重视上下游企业及相关服务配套企业招引,形成了以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为龙头,以丰田汽车变速器、三菱汽车电子、大陆汽车、康迪泰克、中欧汽车等重点零部件企业为主体,以丰田仓储、丰通上组物流和普洛斯物流园等为纽带,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物流、贸易等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具有较强自主配套能力。目前,丰田系、三菱系、大陆系、延锋系等六大汽车零部件企业体系在常熟高新区发展日趋成熟,其产品不仅涵盖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还涉及新能源汽车及氢能汽车零部件相关领域,为常熟高新区汽车整车全产业链建设奠定了稳固基础。
常熟高新区不断调整招商思路,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目前氢能产业园内已引进重塑、擎动、治臻、奕森、德国NG等6个行业领军制造型项目,合计注册资本达6亿元,总投资达20亿元,达产后预计产值将超50亿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