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经开区:用“新”托举“煤城”转型之路
“半壁江山”。翻开安徽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绩单”,有一组数据格外引人瞩目:战新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占全市的一半左右,分别为48%、52%。
“作为皖北地区首家国家级经开区,淮南经开区谋求自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肩负着为淮南这座‘煤城’转型升级‘趟路’的重担。”
淮南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经开区战新产业和高新产业发展迅猛,产值不断攀升、占比持续提高,培育出中志轨道、文峰电缆、山河药辅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下一步,我们将打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两大百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战新、高新产业”。
园区企业个个“有绝活”
6月,安徽中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杜志文很忙,再过不久,公司与阿曼的轨道交通合作项目就将正式启动。按照约定,中志轨道将向这个西亚国家供应铁路建设所需的轨枕、道岔,总金额高达20多亿元。在业内,这样的金额不是小数,以至于项目签约时,很多国内同行都感到惊诧:“这样一个‘大单’怎么就被一家民企拿下了?”
熟悉铁建行业的人都知道,轨枕和道岔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负责支承铁轨,后者则是实现列车“变道”的关键装备。在我国,囿于较高的技术要求和准入门槛,仅有约40家企业拥有轨枕生产资质,道岔制造厂商还不到20家。
“我们是业内为数不多的纯民营企业,也是唯一一家轨枕和道岔业务都涉及的公司。”
杜志文告诉记者,2012年,瞅准国家大力发展铁路、特别是高铁的契机,他从铁建施工转型装备制造。数年间,他建厂房、上设备、挖人才。通过不懈努力,起步较晚的中志轨道成长为产品技术居全国前列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内年销售额1亿多元。
谈及阿曼项目,他说,“走出去”是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作出的决定,“当然,日趋庞大的海外市场也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添注了新动能”。据他透露,“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拉’上了淮南的部分相关行业企业”,变“独唱”为“合唱”,实现共同发展。
杜志文透露,下一步,在扩大既有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企业正与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发针对高铁输电线路的检测设备,提升企业在技术层面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园区内,像中志轨道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在少数。不少企业都拥有“绝活”,是所处行业里的“佼佼者”。
距离中志轨道不远的淮南文峰航天电缆有限公司内,总经理徐文峰正部署着下半年的各项任务。作为一家专注特种电缆生产近20年的企业,文峰深耕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
“我们的产品具有耐高、低温、防腐蚀、防火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通讯导航等专业领域。”徐文峰告诉记者,企业目前的年产值在3亿元上下,位居行业前5,“未来3-5年,通过技术的不断革新,我们的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
而身为A股上市公司,园区内的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享誉业内,它是公认的亚洲规模最大的药辅生产企业。走访中,该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朱堂东说,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
近年来,山河药辅主打“科研牌”,既求深度、也谋广度,不断钻研药辅领域产品研发的同时,瞄准食品、保健品等行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我们计划在合肥投建80亩的研发基地,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争当‘煤城’转型的引领者”
“一直以来,淮南经开区聚焦战新和高新产业,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集聚了一批行业知名企业。”
淮南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在接受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年,围绕战新、高新产业发展,开发区下足工夫。一方面,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投建了占地7万平米的省级企业孵化器,吸引40多家高科技企业入驻;另一方面,大力建设创新研发平台。据统计,园区共计拥有各类省级研发中心40余家,其中省级院士工作站5个。
目前,战新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已分别占到淮南经开区工业总产值的86%、60%。在它们的带动下,园区各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
“园区相关产业的迅速成长并非偶然,离不开整个营商环境的提升,当然也与省、市高度重视转型升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密不可分。”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战新、高新产业不仅为经开区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更让园区成为了淮南转型升级发展的主阵地。数据显示:2018年度淮南经开区的战新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为48%、52%。在他看来,园区不仅要做淮南转型升级的实践者,更要争当引领者。
基于这一愿景,下一步,淮南经开区将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产业,注重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打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两大百亿产业基地。
“‘百亿梦’并非空想,我们拥有省级生物医药工业园、省级新型工业化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等实体,同时,《支持制造业、鼓励科技创新,促进淮南经开区经济建设若干政策》《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政策30条》等扶持政策已初显成效。”
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后一段时间内,园区将着手抓招商项目落地、抓重点项目开工、抓配套要素完善、抓优化营商环境,“多方入手,战新、高新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