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打造“高颜值”生态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25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环境立区”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园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评中连续多年位列第一,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得益彰。
转化动力
以产业升级驱动绿色发展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园区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着力科技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提升,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园区路径。
坚持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项目质量、规模快速提升,形成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链式效应;加快科技载体建设,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800万平方米,引进科研院所40多家,平均每天产生发明专利18件;加快创新项目孵化,集聚众创空间达76家,孵化创新创业项目2000多个。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产业初具规模,2018年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7%、30%、38%,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以及新材料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不断巩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0%以上,成功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坚持以督促改,传统产业持续升级。以推进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要求为契机,对交办的各类信访问题实行“一案一策”和“领导包案”制度,目前中央环保督察交办16件、省环保督察交办55件以及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16件信访件已基本办结,涌现出一批以督促改的示范项目,比如金螳螂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镇这个既具有苏州特色、又在国内领先的艺术设计创意小镇,原址是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督办的家具厂,在如今完成了“制造”到“智造”的蝶变。在强化整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针对督察中反映的重点行业环境问题,组织开展化工行业专项整治、涉重金属行业专项整治、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等专项执法工作,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坚持落后淘汰,低端产能加快退出。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不断建立完善“散乱污”企业(作坊)的长效管理机制,针对2018年排摸出来的879家“散乱污”企业(作坊)制定工作方案,目标在2019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持续推进“四个一批”整治和低端低效产能淘汰工作,2018年关停2家化工生产企业和41家低端低效产能企业,腾出土地面积400余亩,涉及电子、纺织、机械等多个行业领域。
精准发力
以污防攻坚推动环境改善
污染防治是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一环。园区认真落实水、气、土三个“十条”,深入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让环境质量改善“看得见、摸得着”。
着力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园区实际消费原煤90.21万吨,较2016年减少10.69万吨,超额完成序时进度。完成16个工业企业VOCs改造和清洁原料替代项目,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实现区域全覆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磷、总氮等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清洁能源车辆加快推广,报废停运柴油公交车102辆,新购入200辆公交车全部为纯电动车,实现新增清洁能源公交车辆的“全覆盖”。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制定《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管理办法》,设立阳澄湖水源地保护办公室,建立阳澄湖饮用水源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园区三级“河长制”,明确262位“河长”,全面消除区内黑臭水体。继续高水平建设环境基础设施,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形成了以“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餐厨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热电联产/沼气利用”为核心的循环产业链,实现了集污水处理、污泥处置、有机废弃物处理等多环节的资源再生利用。
着力推进净土保卫战。严控土壤风险,率先开展“地块全扫”,对所有拟回购及拟出让地块开展土壤环境调查,确保“净地流转”,实现场地的安全利用。2018年园区共完成95个地块的调查,发布了第一批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基本完成工业用地土壤本底调查工作(一期)、完成农用地详查和90家重点行业企业的信息采集和质控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源的监管,制定重点监管企业名单。
凝心聚力
以机制创新优化治理体系
从理念升华到制度建设,再到实践检验,园区对照各项工作要求,自觉进行再审视、再对照,建立13项针对性创新性工作机制,推出9项创新做法,加快优化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组织机构更加完善。园区区级和各功能区、各街道、各社工委分别成立相应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率先建立环境执法力量下沉和综合执法机制,成立4个功能区安全与环境执法大队,实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责任压实,进一步夯实环境执法基础。
企业责任持续提升。2018年,园区国土环保局牵头发起环境管理合作伙伴计划,通过政府指导、企业自检、专家外检,解决环境管理难题,提升企业环境管理绩效,吸引60家企业参与,形成380项整改方案,真正实现了“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和优秀管理经验的分享传递。
社会力量不断引入。针对自身产城融合程度较高的特点,成立全省第一家社区环境管理自治机构“汀兰家园环境理事会”,推动环境管理由政府主导向“社区—企业—公众”三方共管模式转变,被原环保部誉为环境社会治理的“苏州模式”。园区企业环境健康安全(EHS)协会、低碳产业联盟协会等一批社会组织也相继成立,发挥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带头作用。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与太阳星辰花园四区垃圾分类示范案例荣获“2018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入选案例”“厨余变沃土”月亮湾七彩社区花园项目等作为垃圾处置的创新做法受到上级主管部门一致肯定。
站在开发建设25周年的新起点上,苏州工业园区将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向人民交出一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异答卷,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