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济宁经开区:智慧产业为经济发展赋能
对于手写作业可以拍照识别和自动修改、和粉笔末永远说再见的数字黑板、自动模拟各种化学实验的仿真设备……近日,笔者来到位于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亲身体验了各种颠覆传统教具印象的“黑科技”。作为济宁经开区的重点项目,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是推动教育装备改革先行先试和数字化、创新化、产业化发展重点项目,对推动济宁教育强市和产业强市深度融合、互促并进、构建新发展新平台、催生经济新增长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动能转换高“智”量发力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谁占据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先机,谁就踩上了发展的风口。2019年5月9日,经过一年多筹备,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开园,该项目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济宁市政府和广东同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方共建。项目以助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战略、推进教育装备全产业生态创新为宗旨,以设计创新为抓手,以信息化、智能化教育装备为重心,专心打造集研发设计、商贸集散、生产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现代教育装备产业集群。
“教育装备产业市场规模庞大,发展前景广阔,门类丰富,新技术应用广泛,对于区域的产业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是符合省、市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和开发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典型的未来产业。”济宁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目前,1万平方米的研发设计启动区已经启用;40万平方米的生产制造园区正在紧张建设;6万平方米以体验式专业市场为核心的专属商务综合体已经完成规划,即将开工。开园当天,包括山东蓝贝思特教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企业抢先进驻。
建区5年来,济宁经开区以创新创造驱动传统产业凤凰涅槃,在调结构、促转型的同时新的动能加快蓄集。近三年来,以双招双引为“四新四化”培土施肥。新能源汽车、石墨烯地暖、远成智慧物流城等一批10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签约落地,截至2019年2月底,重点在谈产业项目39个,总投资574亿元。纳入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项目27个、总投资99.8亿元,已竣工14个,拟入省库项目3个。以人才智力夯实产兴城旺基石。引入3个高层次双创团队和40余名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成立了环保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孵化9个创新型企业,创建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产学研平台10个。作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五大示范区之一的济宁经开区在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培育、项目建设和园区提升工程,着力推动绿色、循环、融合发展,经济发展呈现质效同增、稳中向好态势,汇聚形成强大的动力之源。
当好项目建设的“店小二”
济宁经开区正式运行以来,积极探索以项目为抓手创优发展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优化政策环境、优化经营环境、优化舆论环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对园区企业多帮忙、少打扰、不添乱,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扶商的营商环境。
济宁经开区深入开展了“工业发展服务年”活动,努力争创园区发展竞争新优势,实行党工委、管委领导班子分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和“五个一”工作机制,抓项目、搞服务,确保项目招商、落地、开工、投产、达效“一条龙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项目投产了,“安商”还没结束。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只要一个电话,帮扶领导就会立即驱车赶来,迅速联系部门协调解决。
同时,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解决项目建设中资金制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有效合作。搭建土地供给平台,解决项目建设土地制约。以资源整合为着力点,努力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利用市场下行形成的倒逼机制,以清促建、有序整合,不断加大闲置低效用地项目清理力度。 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取向,研究制定了招商引资、支持企业发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全面推行了弹性用工制度,社会化招聘的规划设计、城市管理、市政园林、投融资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全区营商环境。
济宁经开区一贯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把优化服务作为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加强团队协作,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目前,经开区营商环境逐步得以优化,管理服务团队训练有素,行政服务透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