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截图20180710134714614.jpg

渝中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

2019-04-08 16:02 来源:国际商报

  □本报记者俞芳

  日前,重庆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重庆自贸试验区2019年工作要点。结合板块实际,渝中抓紧制定出台2019年自贸渝中板块工作要点,加快推进151项国家赋予重庆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任务、141项重庆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153项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试点经验全面落地。同时,将“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强化法治保障”等重点任务细分到具体项目的推进上。

  记者注意到,去年渝中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渝中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聚焦14类重点项目和56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0年,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显著增强,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外贸进出口、服务贸易、引进外资、开放平台发展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增长、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努力建成重庆内陆开放的领头羊、对外开放的示范窗口和国际化现代服务业中心,着力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

  渝中区自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着眼提升开放平台、促进开放产业、培育开放主体、塑造开放窗口、优化开放环境五大重点行动,推动开放型经济建设,加快形成渝中服务业开放发展新优势。

  带头开放

  内陆开放主战场服务贸易新高地

  虽然在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渝中板块仅占4.38平方公里,但却涵盖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朝天门中新合作示范园、菜园坝滨江城和下半城历史文化风貌带四个区域。这意味着渝中板块同时拥有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等开放平台核心载体和协同发展的核心支撑。

  在平台提升方面,自贸试验区作为渝中内陆开放的主力引擎,其作用将更加凸显。方案规划到2020年,渝中板块商事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面覆盖,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事中事后监管更加完善,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区内新增企业累计突破4000家,累计引进市级以上金融机构10家以上,各类金融机构总数超过140家。一体化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培育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道等领域重点项目20个以上。

  作为重庆服务贸易强区,渝中的解放碑和化龙桥服务贸易产业园已集聚贸易型骨干企业29家,服务贸易额位居全市前列。下一步将在主体培育上着力,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特色突出、规模较大、外向度较高的市场主体。而解放碑、化龙桥两个服务贸易产业园服务贸易额年均则保持1亿美元以上,培育服务贸易额超500万美元的骨干企业32家以上。

  在货物贸易方面,渝中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渝中将继续支持区内企业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构建‘渝中总部+全国市场’‘渝中总部+周边仓储’的进口整车分销中心,支持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加快构建海外仓、网贸馆等境外物流体系,进一步提升货物贸易主体竞争优势,到2020年,培育贸易额500万元以上重点外贸企业40家左右”。

  充分发挥外国驻渝领事集聚渝中的优势,渝中还将推进与友好城区、外国商协会及投资机构的合作,构建多层次投资促进体系,发力自贸区投资便利化创新,吸引200家以上外资企业及分支机构落地。

  带动开放

  开放窗口新形象吸引投资新热土

  和重庆自贸试验区其他板块所不同,渝中板块覆盖了重庆母城的核心区解放碑,这里既是“老重庆”的底片,也是新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形象窗口。

  今年初,解放碑步行街入围全国11条高品味步行街首批试点榜,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早已纳入渝中此次行动方案之中。去年,渝中联手腾讯发布“玩味渝中”商旅文消费服务平台,整合特色商家200余家,激活7.5万张消费券,解放碑纳入重庆示范智慧商圈建设,开启了渝中构建互联网时代消费中心的新航程。

  “渝中将每年引进国际知名品牌、新零售项目10个以上,加快培育品质消费商圈,引进国际著名品牌发布、国际时尚论坛、新锐设计师作品发布等主题活动,打造全球潮流品牌策源地,促进优质商品和服务集聚”,该负责人说,渝中将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产业链条,打造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鲁祖庙老街区等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增加离境退税商店布点,力争从首批的5家增至10家。

  活化母城的基因,高品质推进母城文化传承,渝中将“老重庆”的魅力向转化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升级,发展渝中特色软实力,推动文化、商贸、旅游等产业跨界融合、品牌引领,把渝中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文商旅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以文化为纽带,渝中加强布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地区、国际友好城区、国际组织等文化交流合作,支持更多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区设立领事馆和办事机构,引入文化、体育等国际机构和专业性国际组织,增强发展开放度,扩大国际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在渝中,无论自贸试验区内外,一带一路(重庆)智能体验馆、二厂等一批正在蓬勃生长的多业态创新载体和创新思路,吸引着意大利、荷兰等各国领馆、商协会的目光。同时,正在打造的后街影视产业园、东水门文化产业基地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和产业基地也将成为国内外文化企业投资的新载体。

  为自贸试验区创建更加完善的国际化综合服务环境,渝中围绕加快涉外法律公共服务平台、涉外公证中心建设,引进国际商事仲裁机构,打造全市涉外法律服务示范高地;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设立版权登记工作站,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推广“单一窗口”应用,优化出口退税流程,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中上规模外贸企业上线全覆盖。

  服务全局

  打造国际化现代服务业新中心

  一直以来,现代服务业都是渝中经济的“压舱石”和“稳定剂”。作为重庆现代服务业的领航者,2018年,渝中稳住金融、商贸“基本盘”,新引进天弘基金、国融证券等市级金融机构4家,金融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新引进迦达、蔻蕊等10个国际知名品牌和37个全新品牌,解放碑商圈和大坪商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达570、160亿元,商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24%。

  加快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渝中将发力用好自贸试验区放宽或取消金融、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等政策,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高端商贸业、专业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互联网服务业、健康医疗业,增加服务业有效供给。

  其中,在金融领域,支持自贸试验区内融资租赁类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可有条件地在境内收取外币租金,支持自贸试验区内新设外资银行申请开业可同时申请人民币业务,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在文化教育领域,支持自贸试验区内外商投资设立独资演出经纪机构和中外合资文艺表演团队;在商务和旅游服务领域,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探索中国律师事务所与外国及港澳台地区律师事务所业务合作的方式与机制。

  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进口与内需衔接扩大消费、与“走出去”联动拓展渠道,建设一批进口商品直营商场,培育壮大一大批进口商、经销商、零售商,建设进口贸易集聚区。推动服务业对外经济合作向更高水平延伸,到2020年,规划累计培育国际商标、国际专利和国际证项目15个以上,支持企业挖掘国际市场项目200以上,新增挂牌上市企业12家以上,形成一批金融楼、外贸楼、商务楼、专业服务楼等税收亿元总部经济产业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