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再提“积极申建自贸区” 有这些优势
进入两会时间,最引人关注的要数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了。1月19日上午,青岛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市长孟凡利代表青岛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要“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积极申建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的目标。
知事君发现,这一目标不只一次出现在青岛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中了。譬如2016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积极申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上海自贸区落地之后,多地掀起自贸区申请热。早在2013年,青岛就出台了《青岛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纲要(2013-2020年)》,标志着申报创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全面启动。
参与过青岛自贸区前期课题工作的中共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曾表示,与作为全国对外开放试点的上海自贸区不同,青岛自贸区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侧重于先行先试中日韩自贸区,发挥与日韩的区位和经贸合作优势,突出研究探索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面临的问题。
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
自由贸易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也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种特殊的功能区域。
自由贸易区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点外,还可以吸引外资设厂,发展出口加工企业,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促进区内经济综合、全面地发展。
2013年9月-2018年4月,国务院先后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原本自贸区申报中的热点城市青岛并未在列。
对此,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博士李光全曾发文分析,这次申办成功自贸区的典型特点主要包括高度关注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立足地方特色打准“改革牌”和充分体现地方产业特色优势。
他提到,结合青岛实际,此番自贸区没有入列,经济上应该不是主因,更大程度是因为没有拿出不同于当前上海、天津、广深、福厦等地实施方案的内容或者试点的必要性来,只能暂缓入列。
他建议青岛自贸区的方向设计应紧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凸显最具青岛特色的“改革牌”;注重自贸区与青岛产业特色的深度结合,明确智能制造、海洋科技服务、港航服务、财富管理金融结算四大产业特色;坚持省为单元和青岛为核心,着眼沿黄、陆桥和港口,打造青岛为核、青烟威潍日联动的中国(山东)自由贸易实验区。
近年来,青岛向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目标不断奋进。
去年,青岛收获了全国首个“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未来,青岛将以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为主体,重点推进与上合组织相关国家的务实合作。
此外,青岛的港口经济优势十分明显。是国内距韩国最近的大城市,是中韩自贸区谈判调研基地,与日本、韩国经济往来密切,其青岛港深水岸线码头优势突出,具备橡胶、棉花、矿石、原油等大宗交易的区位优势和行业影响力。
这些优势都将在青岛申建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中发挥重要作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