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苏超”简直是住在了热搜榜上,球好看、梗好玩,赛事变成“城市嘉年华”,文体旅融合玩出了新花样,“十三太保”场下其实全是赢家。有机构预测,“苏超”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
同样火爆的,还有正在全球圈粉的Labubu。这个有点“丑萌”的玩偶小精灵,第一眼看起来有点怪,仔细再看又好像怪得蛮可爱。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谷子经济,在我国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600亿元。
“苏超”火出圈,只是因为玩梗吗?“谷子经济”崛起,仅仅是因为玩偶可爱吗?这两件事情背后有什么共同点?
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你有我有全都有,老一辈人讲究的是“过日子”,图的是个实在。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逐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快乐买单”,这些年火起来的国潮、汉服、“禁止蕉绿”盆栽、治愈系手账,等等,都是悦己消费的代表。年轻人消费既看“性价比”更看“心价比”,特别是文旅、体育、健康休闲等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消费受到更多青睐。
这届年轻人的消费观里,其实藏着供需适配的辩证法。消费不仅定义生活方式,也能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拿消费品以旧换新来说。以旧换新不是简单的同类产品置换,而是一场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升级之旅。比如汽车以旧换新中,购换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超过六成。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中,2000元至6000元的中高端机型占比接近八成。
再比如潮玩。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高效的制造业体系,能够快速将设计师的创意转化为产品。当某款产品成为爆款时,还能够迅速增加产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Labubu在市场走红,也助推了我国潮玩产业加快出台相关行业标准,进入以标准化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人们对越来越多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蕴含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在这样的大市场里,再小众的需求都有可能成为一门大生意。谁最懂年轻人,谁就能把握先机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