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邓浩 马常艳 视频剪辑张思扬)“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我们国家创新的主要力量,70%的创新成果来自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要转型、要发展,就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原来长期困扰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像融资难、融资贵,要素获取不平等,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有针对性的具体举措陆续推出,我们确确实实看到了效果。”郑月明说,现在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同时民营企业家的舆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像涉企执法检查也更加规范了,到我们企业的执法检查次数确实少了很多,减轻了企业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中国经济网记者 邓浩/摄)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作为一家专注于新材料领域的山东民营高科技企业,“十四五”期间联泓新科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布局了10多个技术含量高的新材料项目,涉及新能源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半导体电子特气等。“今年所有项目都要建成投产,有些已经陆续投产了。全部投产以后,公司不管是规模、质量,还是效益,都会实现跨越式增长。”郑月明充满信心地说。
在他看来,我国有超大规模市场,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会带来更多需求,民营企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我们要沉下心,还是要有长跑的心态。民营企业有“小快灵”的优势,还有创新的活力。国家有这么多需要发展的领域,包括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很多方向值得我们去做。”
郑月明表示,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找准自己的方向,重视“含新量”,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