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畔稻花香 榆林横山区生态种养助推三产融合发展

2024-11-27 11: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榆林11月27日讯(记者 魏金金 李凡)天下黄河富宁夏,无定河水润横山。榆林横山区地处陕西省北部,无定河中游,毛乌素沙漠南缘,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由于当地具有独特的大漠地理环境,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非常适合一年一熟单季稻种植,被专家评为全国四大特优米产区之一。
  作为陕北水稻的主产区,这里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自2012年以来,当地政府大力推广“稻蟹共生”高效立体农业模式,创造了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模板。

 

  稻田蟹丰收盛景鸟瞰图 资料图片
  11月26日,“创新与实践——解锁陕西新质生产力密码”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横山响水镇驼燕沟村。这也是横山稻渔生态样板区的核心地带,被规划为发展集中连片稻渔产业。两年来,村集体经济盈利79万元,村民累计分红70万元。2024年,横山区投资1400多万元,在驼燕沟村实施了美丽农田研学、稻田美化绿化、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整治五大项目,使得稻田面貌焕然一新。

 

  横山宏驼集团董事长、驼燕沟村党支部书记乔俊宏  徐均坪摄 
  横山宏驼集团董事长、驼燕沟村党支部书记乔俊宏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最早,村里流转土地也是实行机械化管理,但随着后期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开始面临一些现实挑战。尤其是如今消费者对粮食安全越来越重视,如何进一步提升大米品质成为他们一直探索的方向。
  也正是基于此,2012年,乔俊宏从外地引进了稻田蟹这种稻渔立体生态种养的模式。随着水稻生长环境的不断改善,稻谷品质也跟着不断提高。这两年,为进一步提高有机稻米的加工品质,宏驼集团投资3000万兴建了大米精加工基地,并从日本引进了一整套专业设备,日均产能大大提升的同时,精加工后大米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宏驼集团刚刚兴建投产的大米精加工基地  徐均坪摄 
  俗话说,“二产拉着一产跑,三产互动有奔头”。乔俊宏说,这几年,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驼燕沟村每年都会举办稻蟹捕捞节,这也逐渐带动了当地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
  事实上,驼燕沟村生态种养助推三产融合发展只是当地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横山区稻蟹综合种养面积已达4.2万亩,涉及5个乡镇、18个村庄。自2012年以来,横山区充分利用无定河流域水稻规模种植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以“稻蟹”为主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绿色发展”的路子。
  “横山区政府将稻渔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奖补中的重点产业项目,我们每年对新增稻渔给予400元每亩的奖励支持稻渔产业发展,同时,还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稻渔产业发展中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试验示范。”据响水镇镇长米鹏飞介绍,在美丽农田建设实践中,横山区还将稻渔产业与无定河湿地、大漠风光、黄土风情有效融合,将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粮食安全等一体规划、同步推进,逐步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横山区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乔俊宏始终将生产技术创新研究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多年来,宏驼集团与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辽宁省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宁夏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先后承担完成了数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攻克了水稻旱育稀植等多项实用技术、研发新型水稻品种9个。
 

 

  

 

(责任编辑:王茂林)

编辑推荐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