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30718388082105866.jpg
打卡陕西产业经济新坐标380.jpg

移动的“海上城市”,由多少个零件组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024-05-27 13:5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望去,一个将近24层楼高、气势磅礴的海上“巨无霸”,正静静地停靠在码头边,进行着补给作业,为几小时后出发的下一趟旅程做着准备。这座由2500万个零件组成的移动的“海上城市”,就是我国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邮轮产业因其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国际化程度高,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但在之前,提到大型邮轮,人们很难将其同中国制造紧密联系起来。
  为了推进大型邮轮设计建造,中国船舶集团调整组建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邮轮)作为发展邮轮产业的总体责任单位。中船邮轮旗下的中船芬坎蒂尼邮轮设计有限公司负责详细设计、上海外高桥造船负责生产设计和总装建造、中船邮轮旗下的爱达邮轮公司负责运营。在各方协作努力之下,爱达·魔都号于2023年11月交付,并于2024年元旦顺利完成商业首航。
  回顾艰辛历程,中船邮轮总经理刘辉说道:“爱达·魔都号的诞生,让中国人把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都拿到了手,而且我们贯通了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和自主运营的产业链体系,这将推动我国成为全球邮轮市场重要的一极。”
  投入商业运行5个月以来,爱达·魔都号顺利运营34个航次,共接待近15万名乘客,这5个多月的运营验证了爱达邮轮在海事性能、安全航行、船岸联动、商业模式、服务流程、客户体验等方面的卓越能力。
  “邮轮产业是强国建设的载体,带动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刘辉说道,“邮轮同时也是现象级消费新场景,从新质生产力到新质消费力,邮轮产业为扩大内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未来,我们将把上海航运中心的名片擦得更亮。”(经济日报记者 李正宇 唐一路 视频剪辑 张思扬)

(责任编辑:王茂林)

编辑推荐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