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很“红火”。金秋十月,硕果盈枝,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山地苹果迎来了丰收季。走进果园,枝头的苹果个个通体红艳、圆润饱满。果树上,果农们正在抓紧时间采摘苹果,道路旁,运输的车辆络绎不绝。四面八方的果商开着三轮车、拖拉机来果园收购苹果。挑选、装箱、称重、装车、点钞……一幅丰收的画卷徐徐展开。
苹果喜丰收 果农敲开致富门
庙沟镇大岔村村民郭彦庆俩口子早上7点就带着十余名工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30多岁的郭彦庆之前是一名砖瓦工,每年四处奔波,辛苦不说,收入也差强人意。2015年郭彦庆回到村里种植苹果,经过几年的精心钻研,种植技术进步非常快,成为了镇上的果树管理“土专家”。
“我们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全部是有机种植,果品品质大大提高了。今年果子预计能摘4万斤左右,产值预计在20万元以上。”摘果、运果、选果、装箱……看着果实累累、喜获丰收的果园,郭彦庆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吴起县地处陕西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着得天独厚的山地苹果种植生态条件。良好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各级惠农政策的扶持,果农们致富的步伐愈发稳健。
来到长官庙镇梁岔村建档立卡户齐丕宏的苹果园,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一颗颗红彤彤、沉甸甸的苹果将枝头都压弯了腰,齐丕宏小心翼翼地掂脚去摘高处的苹果。
齐丕宏介绍,精准帮扶以来,包扶干部鼓励他发展养殖业,政府又帮他建起了26亩果园,2019年果园初挂果就收入了4万元。
“他家的果子品质非常好,我一次性全部都收购了。目前正在分拣、装箱,这些果子卖25万元不成问题。”正在地里收购果子的果商王瑞也一脸喜气。
今年50岁的吕怀权是白豹镇郭克朗村的建档立卡户,2016年政府帮他家栽植了46亩果园,2017年建起300平方米的标准化猪舍,通过果畜循环、有机种植的模式,今年他家的苹果也逐年进入丰产期。
吕怀权感慨地说:“按现在价格今年苹果能收入7万左右,另外这几年每年都能出栏80多头生猪,在各项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我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产出好果子 大户集体双收益
抓大户规模化发展、发展村集体果园是吴起县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农增收的重要做法。
10月27日,在铁边城镇铁边城村种植大户吕永峰的苹果园里,30余名村民在采摘苹果。
据了解,2015年,吕永峰一次性流转村里19户村民的286亩土地开始栽植苹果,经过多年的精心管护,他家的苹果连续3年都喜获丰收。
“今年预计能采摘50万斤苹果,收入在160万元以上。”吕永峰说。
在吕永峰看来,一人富不算富,一群人富才算富。身为当地苹果产业带头人,他将果园管理技术传授给周边的村民,今年同村村民姚亮靠着45亩果园收入了12万元。
据了解,自果园建起至今,吕永峰已累计向本村村民支付土地流转费60万元,带动本村25人常年在果园务工,每年为周边村民支付劳务费达35万元。
谈及未来,吕永峰希望能够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更多村民发展苹果产业,将他的农业致富经分享给他们,带领大家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
10月24日,走进庙沟镇中台村的村集体果园,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村党支部书记齐有峰介绍:“我们村集体有46亩果园,今年是初挂果,套了30万只果袋,产量预计在10万斤,收入在25万元左右,按照分配方案,以土地入股的吴志林等3户村民可分红7万多元,其余归村集体所有。”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建成村集体果园58个共10026亩,可带动500余户农户增收。
产出好果子,销路不用愁。谈起苹果销路,长官庙镇李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斌说,“我们村有2200亩果园,有200户果农,因为品质好,客商早早就开始预定了,直接派大货车来村里运走,特别方便。”
“吴起生长的苹果个大皮薄、口感出众、甜脆爽口。在南方市场很受欢迎,我今年在长官庙镇、周湾镇和吴起街道办总共订购了70万斤苹果,主要销往海南、浙江、广东等地区。”果商王瑞介绍。
近年来,吴起县将苹果产业列为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的首位产业,以种质资源保护、科研创新、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生产体系、做好防灾减灾、培育经营体系、做强品牌营销及完善配套产业等领域为重点,带动农民全程参与,推进全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陕北山地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全县重点围绕调整品种布局、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质量效益的思路,以‘一镇一品、多园示范、多核带动’为总体布局,以吴起街道办为核心区,辐射带动五谷城镇、长城镇、周湾镇打造万亩袖珍苹果示范带,在白豹镇、长官庙镇、庙沟镇打造万亩优系富士苹果示范带,在吴仓堡、铁边城打造万亩黄色果品示范带。”高伯明说,“目前全县累计发展苹果种植面积12万亩,今年挂果面积7万亩,产量5万吨,产值4.5亿元。”(记者 贾佳)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