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30718388082105866.jpg
企业微信截图_17284647007663.png

用好园区“发动机” 增强县域“领跑力”

2024-09-18 10:37 来源:陕西日报

  产业园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延安,富县工业园区化工园区、延长工业园区(西区)等9个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首批化工园区,吴起县工业园区连续获评“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争先进位先进单位”。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延安市聚焦“五集五区”发展目标,强化统筹协调,深化体制改革,持续在科学规划、运营管理、优化环境上狠下功夫,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努力把产业园区建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本报记者 周恒宇 郝颖 通讯员 高亚蓉

  秋日的延安,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在各地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热火朝天。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园区发挥着平台、引领、集聚的重要作用,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延安市聚焦“五集五区”(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政策集成支持,产业升级示范区、科技创新先行区、改革开放引领区、绿色发展先导区、吸纳就业核心区)发展目标,做大做强产业园区,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推动全市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发展壮大。今年上半年,延安市县域经济实现生产总值886.5亿元,同比增长6.7%。

  然而,要切实激发园区的“发动机”效应,并非圈一块地、挂一块牌那么简单。如何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近日,记者走进延安市多个产业园区,与群众和企业深入交流,探访当地全力推动产业园区发展的生动实践,解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立足资源禀赋,推动产业集聚升级

  3毫米、0.6毫米、0.2毫米……不一会儿,一根细细的铜丝经过拉丝、涂锡等工序后,变成了一条稳定性极高的焊带。

  这背后的工序、技术,远比记者肉眼所见的复杂。

  9月4日,在吴起县工业园区的光伏导电连接材料加工生产基地项目现场,20条光伏焊带生产线上的设备高速运转,开足马力忙生产。

  “看起来不起眼的光伏焊带,其实是光伏组件主要的电气连接部件,用于收集光伏电池片转化的电流。焊带的技术含量和品质优劣,关系到组件的发电效率和成本控制。”该项目负责人李盼锋介绍,项目总投资3.75亿元,占地面积3.96亩,计划建设50条生产线,主要包括光伏焊带一体机、拉丝机、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制氮机、空压机等设备。

  吴起县海拔较高、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超20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属于风电、光电资源富集区。

  去年3月初达成合作意向,6月启动标准化厂房建设;今年4月,项目一期正式投产……现在,即使是一卷长几万米的铜丝,李盼锋他们也能做到每段的指标都达到客户要求。

  “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能2700吨,实现产值2.5亿元。该项目与5吉瓦太阳能光伏支架项目共同开启了吴起追‘光’逐‘链’的新赛道,将有力助推园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吴起县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郭光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96家,其中“五上”企业2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

  在延长石油集团气田公司吴起产建指挥部,工作人员刘杰紧盯眼前的大屏幕,时刻关注包括周湾净化厂在内的延安气田中区北部产能建设项目(吴起区域)多个厂区内的工人规范作业、生产安全等情况。

  “周湾净化厂比原计划提前了3个月点火试运行。”刘杰说。

  项目落地快,折射出吴起县紧盯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重点产业积极推动园区建设,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的不懈努力。

  今年上半年,延安市县域园区工业总产值达545亿元,同比增长7.2%。

  用心服务保障,让好环境可触可感

  产业园区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影响着企业成长速度。

  对延安市宝塔区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员工来说,园区不仅是工作场,还是生活场。

  “园区在生活方面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我们不出园区就能满足生活基本需求,很方便。”9月5日,在健身房跑步的入驻企业苏州市圣烯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张宇说。

  “我们坚持优化园区布局,提升配套服务能力,为入驻企业打造‘拎包入驻’的服务环境。”延安新材料产业园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星介绍。

  如今,在延安新材料产业园,职工餐厅、公寓楼、健身房、图书驿站、咖啡厅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除了完备的配套设施,园区还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9月5日10时许,记者跟随李星来到企业车间,了解项目生产情况。

  “上次多亏了你们帮忙协调解决员工住宿问题,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延安众邦源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红光向李星道谢。该公司大多数员工来自深圳,住宿问题一度让高红光很头疼。

  “项目能这么顺利推进,园区的代办服务功不可没。他们还帮公司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让我们省心又省力。”高红光说,公司于2023年6月入驻园区,一期项目同年9月投产。

  “为优化营商环境,园区以‘宝塔服务员’为标准,为企业量身定制入驻方案,落实专人代办、一人一企、一企一策的服务保障,持续做好企业生产发展跟踪服务。”李星介绍,2023年,延安新材料产业园被省生态环境厅确定为全省首批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园区之一。

  良好的营商环境,让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在延安留得住、发展好。纷至沓来的合作伙伴、前景广阔的高端项目、日新月异的特色园区,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延安市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广度,不断提升经营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让大批项目、企业落地生根,在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尽享“阳光雨露”。

  探索“变废为宝”,走绿色低碳之路

  9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富县工业园区的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现场,只见厂房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该项目由延长石油延安能化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是富县工业园区引进的重点项目之一,主要生产聚乙烯、聚丙烯、正丁醇等化工产品。我们将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与煤化工深度结合,实现碳氢互补、资源高效转化与综合利用。”该项目工作人员张保魁介绍。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资源综合高效利用……这些关键词已成为我们的标签。这背后,是众多企业对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不懈追求。”富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永智说。

  富县工业园区聚焦“五集五区”发展目标,以集约绿色项目招引为抓手,着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园区共吸纳就业2899人,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136.12亿元。

  富县工业园区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我们在项目规划招引上精心布局,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作用,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链条式、集群化发展。”张永智说,“去年10月,园区引进了1家含贵金属废物回收处置企业,有效解决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废弃物进入专业机器后,经过破碎、焙烧等处理工序,有价值的成分被提取,实现回收再利用,真正做到‘变废为宝’。”陕西金脉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昊泽介绍。

  如今,在富县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当地在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变废为宝”,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通过优化布局、强化招商、实化保障等措施,不断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韧性。”张永智表示。

(责任编辑:王蒙)

编辑推荐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