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截图20180920100539310.jpg

东莞市政协公布园区统筹发展等五大调研成果并提出建议

2018-10-30 09:05 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以来,东莞经济发展稳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获得感增强,全市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局。10月24日上午,东莞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公布了关于园区统筹发展、城市更新等五大议题的专题调研成果,并提出了建议。

  会上,东莞市副市长黎军通报了全市高质量发展情况,这也是她到东莞履新后首次公开露面的政务活动。

  黎军说,围绕高质量发展,东莞部署了一系列重点工作,包括召开全市产业招商大会,29个重特大招商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涉及协议投资金额超过4000亿元,大力推动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全市计划年内盘活1万亩、3年盘活3万亩存量土地,为产业项目腾挪空间。同时,全市还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全力以赴促进外贸稳增长,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东莞加强实体经济扶持,稳住了经济发展的速度。”黎军介绍,今年以来,东莞经济平稳运行在中高速增长区间,同期增速高于全省、全国水平,发展效率持续提升。接下来,东莞将加快推动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城市品质三年提升,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今年,东莞市政协把助推东莞高质量发展作为年度履职重点。7至9月,市政协以专门委员会为调研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了园区统筹发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滨海湾开发5个专题报告。东莞市政协主席骆招群介绍,此次举行的专题议政,就是认真总结调研成果,出谋划策,力求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将以本次专题议政为新的起点,继续将协商成果做深做实做透。”骆招群说,政协将深入围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根本性提升的战略性问题,着眼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就如何做强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开放层次、加强区域统筹等,开展深度调研,多层面协商议政,努力提出有创新性、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建议

  1.推广“飞地经济”模式,探索区域利益共享机制

  探索教育医疗资源利益共享,金融产业集团与周边镇成立合资公司,实现片区招商引资工作一体化……近年来,东莞在园区统筹发展上动作频频,也取得了较好成效。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介绍,从调研情况来看,松山湖片区统筹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但具有局部性、点状性、实验性的特点,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而城区、东部产业园、东南临深片区的统筹发展进度较慢,六大片区发展差异较大。

  “建议改革片区财政与统计制度、推广松山湖统筹东部工业园‘飞地经济’模式,探索项目流转和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共享办法”,提案委建议,将园区统筹中涉及到区域合作的项目纳入利益共享办法当中,探索共享机制。

  2.城市更新要加大政府统筹,完善土地收储机制

  东莞是全国首个成立城市更新局的地级市,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经累计完成改造用地2.55万亩,已落实项目并获审批的改造方案425宗,促进了全市激活社会资本、盘活存量资源。从2013年起,东莞已经连续4年获得省“三旧”改造考核三等奖,共获得6000亩的用地奖励指标。

  “建成项目中,有2个占地10万平方米以上的万达广场、3个万科广场,同质项目多,特色项目少”,市政协经济委员会通过调研认为,“三旧”改造启动以来,仍存在不足,住宅、商业项目居多,产业项目少,100亩以上改造项目仅占总量的20%,缓解多、耗时长、审批慢的问题突出。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建议,城市更新要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政府统筹,完善土地收储机制,“可以借鉴广州成立2000亿元城市更新基金的做法,由东实集团等国企牵头,围绕土地整备和物业活化两大重点,对城市更新统一组织,打造基金+土地+运营的城市更新模式”。

  3.以项目化、具体化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

  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8个次发达镇GDP平均增长9%,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在全市GDP增速前十的镇街(园区)中,次发达镇占6席。70个次发达村经营性纯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34.7%。通过着力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东莞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由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员会联合进行的调研建议,全市应以项目化、具体化为抓手,落实重点任务,来推动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其中,市财政应在原有扶持政策上进一步加大投入,统筹整合资金,用好市级政银保专项资金,减轻村(社区)经济负担,补齐次发达镇村区域协调发展短板。

  4.吸引优秀非户籍人才参与社会治理

  东莞的外来人口众多,如何让非户籍常住居民和党员在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在2017年村级换届时,东莞市就在100个村(社区)中开展了非户籍常住居民及党员参加社区“两委”选举试点工作。东莞市组织部正在研究制定非户籍委员管理制度。这些非户籍委员入职后,将充分发挥联系外来人口密切的优势,促进基层和谐。

  市政协社会法制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建议,东莞可以吸引优秀人才踊跃参与竞选非户籍委员岗位,建立后备人才库,让这些委员在“两新”组织党建、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发挥语言等优势,在社区管理和服务好非户籍人员中发挥积极作用。

  5.争取粤港澳大湾区大学落户滨海湾新区

  今年上半年以来,滨海湾新区与港、澳地区多个社会团体及行业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在政府层面,新区发展仍呼唤更有效的协调机制,以推动引进港澳优质资源。

  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建议,加快推进滨海湾新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推动滨海湾新区与南沙、大空港、前海等地区一起,共同布局形成珠江口东西岸“7”字形的发展廊带,为大湾区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人才是新区发展的基石。对此,该委员会还提出,建立和完善滨海湾“智库”,并加快争取粤港澳大湾区大学落户滨海湾新区,加快成立工作小组,强化统筹协调,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争取大学的落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