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月11日,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提出,要对标国际一流,全面改革创新,以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推动成都走向世界。
2月14日,记者从高新区获悉,成都高新区将首先从人才方面着手,破解营商环境“痛点”,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我们以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为目标,推动创新人才向创新企业转化,积极营造创新人才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将大规模建设高品质人才公寓,在已开工410万平米人才公寓的基础上,再新开工建设200万平米人才公寓,吸引潜在人才回蓉创业。
建区30年来,成都高新区始终把人才优先发展作为强区之基。自2018年4月以来,成都高新区新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评选产生“金熊猫计划”人才170名,吸引新落户青年大学生超3万名、主导产业急需紧缺人才4000余名。截至目前,全区已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6人、院士19人,聚集各类人才52.5万人。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进一步完善离岸基地政策支撑,推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形成集离岸基地、离岸人才、离岸项目、离岸基金为一体的政策支撑体系,给予经认定的“成都高新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站、运营补贴,以及人才、项目引进奖励,增强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创建30个海外人才离岸基地,建立了与世界接轨的“双向离岸”柔性引才机制。“我们正积极构建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发展生态圈,不断释放人才潜能,为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不竭动力。”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才发展生态圈的大力构建,使得区域创新创业热潮涌动。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占据全球重要一极,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中排名第6,新经济产业活力迸发;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21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企业1762家,国内首款智能掌上超声设备、全球领先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全球首创的3D打印血管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我们将加快推进‘四派’人才进区创新创业,营造自主创新的生态环境。”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将重点瞄准蓉归派、学院派、创客派、海归派“四派”人才,充分利用成都创交会、全国双创周等重要双创节点和活动,发挥好“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的全国双创区域新格局优势,打造永不落幕的“双创周”,吸引“四派”人才聚集。
针对“四派”人才创新创业,成都高新区将提供“三个五”的政策支持,即:给予三年内每个团队500平米的创业空间支持;为团队提供5套以上的人才公寓,保障子女入学和购房资格;按照股权融资额10%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启动资金支持。同时,大规模建设高品质人才公寓,在已开工410万平米人才公寓的基础上,再新开工建设200万平米人才公寓,力争新增“四派”人才创新创业企业1000家以上。
“种好‘梧桐树’,方能引来‘凤凰’栖。”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创新创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动创新人才向创新企业转化,营造创新人才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构建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发展生态圈,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培养战略竞争优势和永续发展动力。(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