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产业.jpg

九江经开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纪实

2019-01-30 15:56 来源:九江日报

  九江经开区按照“产业带动、项目推动,创新驱动、港城联动”发展路径,深入践行“五型”理念,以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念好“留、治、建、管”四字诀,精心规划、精准治理、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管理水平,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谱写华丽新篇章。

  精心规划念好“留”字诀

  立足城市生态资源和文化特征,优化空间布局,“增绿”“留白”,存乡愁留记忆。一是留住山水风光。做好“显山露水”文章,做到城市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绿地,全区建设绿色廊道20公里,城镇建成区绿地率40.29%,位居全市前列。二是留存城市基因。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全区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寺4座,对2幢历史建筑实行注册登记、挂牌保护、档案管理。三是留下发展空间。划定城镇开发建设边界,坚持集约节约发展理念,拒绝“摊大饼”。既立足当前,又谋划长远,为城市“留白”,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准治理念好“治”字诀

  全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打响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前哨战。一是治“脏”。加快推进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新增各类清扫车辆6辆,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机扫率达90%。进行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顺利。二是治“乱”。在点线面上不断发力,全面开展“三线六边”区域环境整治,全年拆除265处违章建筑,拆除面积达12043方,清理卫生死角4170处,绿化补栽行道树达2.5万平米,增加亮化城市景观灯125杆,打好了“拆、清、绿、装、亮”组合拳。三是治“污”。以九江市列入国家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为契机,全力抓紧推进护池河、龙开河黑臭水体整治。率先在全市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行动,辖区建筑工地全部达到“六个100%”要求。

  精致建设念好“建”字诀

  以项目为抓手,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一是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工程项目16个。推进城市道路、给排水、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建设,城镇供水、燃气普及率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累计建成地下综合管廊廊体2.8公里,辖区光纤里程数达1.65万公里。二是抓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和社区管理服务等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着力提高群众最关心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开展“厕所革命”,高标准新建了22座公厕,30家单位厕所,实行免费开放。三是抓好城市“双修”和海绵城市建设。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作为治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推动老厂区更新利用、解决社区公共服务短缺等一系列“城市垢病”的综合抓手,不断加快推进海绵城市进程。

  精细管理念好“管”字诀

  按照“建管并重”的要求,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一是创新管理体制。理清城市管理和执法部门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向社会公开职能职责、执法依据、处罚标淮、运行流程等。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城市管理体系,实行管理重心下移,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问题。二是创新管理模式。面向社会化招标,先后引进了2家专业道路保洁公司,7家专业绿化养护公司,推行市场化运作,将环卫作业、市政和园林养护、非法张贴物清理等实行政府购买服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养护管理机制,提高了管理效率。三是创新管理手段。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资源,打造平台,全力推行智慧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全区建设了一个功能齐全的数字化综治+城管指挥中心,让城市管理与智能安防、文明创建与平安建设同频共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