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间啥面貌? 苏州高新区“智慧车间”探秘
3000平方米车间内,看不到一名工人,只有几辆橘黄色无人车穿梭在设备之间运送原材料,一排排机械手有条不紊地执行生产操作。这是位于苏州高新区的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利精密”)智能制造生产车间,也是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程。
“通过智能化改造,产线用工人数从原来的200多人下降为约50人,综合成本降幅超20%。”公司智能制造项目总监沈军说,更难得的是,该条智能产线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部国产化。
胜利精密是一家从事研发、设计、生产家电、通讯、汽车及医疗器械行业精密结构模组的制造服务企业,其智能车间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结构模组。“车间一天生产成品约2万件,如今需要55名工人,如果换做传统生产方式,需要229名工人。”沈军说。
记者近日在这个智能制造车间看到,从事生产的是19条自动化加工产线、1条自动打磨产线、179台国产钻攻中心、10台国产高光机、102台国产机器人和7台AGV小车。“AGV小车会根据指令,从原材料货架上提取所需材料,自动送往相应产线。从送料到成品产出,全部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沈军说,现在完成相应工作量,用工人数下降超过70%。而这些工人主要集中在车间二楼的中央控制室,这里是智能车间的“心脏”,实时监控设备状况。
智能制造产线带来的另一好处是减少污染。“生产结构模组过程中需要用到切屑液,以前十几天就要更换一次,现在循环利用,两年不用更换。而切屑出来的废料,同样采用集中处理。”沈军说,综合成本下降约23%,企业效率和产出提升近40%。
“这一智能制造项目最大亮点在于自主可控。”胜利精密董事长高玉根说,智能制造项目最核心的三个部分——装备、数控系统、软件,均为国产和自主研发。今年9月,胜利精密智能制造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胜利精密的智能制造车间是苏州高新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苏州高新区发改局副局长蒋月霞介绍,这个区聚焦高端产业发展,抢抓智能制造窗口机遇期,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模式创新,涌现出胜利精密、莱克电气、路之遥等智能制造重点企业超100家,累计获批各级“两化融合”项目90个。
在苏州高新区浓厚的制造业升级氛围下,选择智能制造的企业越来越多。“我们的智能制造项目正在复制输出,目前已有7家企业通过我们进行智能化改造。”沈军说,胜利精密还办起智能制造学院,为智能化改造企业培训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