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三十八度的风掠过黄土高原,在今年这个秋收季,为榆林大地铺开了五彩斑斓的画卷。榆阳的马铃薯在田垄下孕育着金色的硕果,鱼河的高粱挺拔而立,宛如书写在大地上的火红诗行;米脂的小米泛着金黄,迎来了又一年的丰收,靖边的胡萝卜则在广袤的沙地绿洲中,展现着勃勃生机。田间地头,智慧农机驰骋沃野,共同奏响了现代农业的华彩乐章。
这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是榆林市现代农业稳步提升的最佳印证。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榆林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78万亩,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245万亩。与此同时,榆林全力打造羊子、马铃薯、山地苹果、设施蔬菜等4条百亿级产业链,以及小杂粮、中药材、肉牛、生猪、红枣等十亿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市已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7个,获批国家农业精品品牌2个,并有2个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清单。

榆林市榆阳区马铃薯机械化采收。

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的高粱喜获丰收。

榆林市米脂县的小米丰收了。

米脂桃花峁小米仓储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分装小米。

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胡萝卜蔬菜种植基地正在采收萝卜。

榆林市靖边县水路畔镇辣椒获丰收。

榆林市靖边县龙洲镇果农在采摘苹果。
(通讯员雷沛云/文图)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