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向“新”而行媒体采访团走进榆林,探访当地能源企业如何走出绿色发展之路。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榆林化工)从煤炭出发,一路变身甲醇、聚烯烃,再到各类化工产品,完整产业链条让“煤头化尾,化黑为白”照进现实,把煤炭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化工生产也有挑战,固废处理就是一大难题。国能榆林化工安全环保监察部节能环保管理主管乔利军告诉记者,榆林化工每年会产生约90万吨气化渣和20万吨锅炉废渣,总共约110万吨大宗固废。不过别担心,他们有妙招。“对于气化渣,用减量化技术提取有效成分循环利用,剩余部分合规处置;锅炉灰渣则通过资源化利用技术,一部分加工成大小规格砖块,畅销南方市场,另一部分作为水泥生产原料。”乔利军补充道。(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岩 邓浩 视频剪辑:贾佳)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