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丨千年非遗香飘长安 吴堡手工空心挂面解锁“非遗+”新范式

2025-11-26 13: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茂林)

向“新”而行丨千年非遗香飘长安 吴堡手工空心挂面解锁“非遗+”新范式

2025-11-26 13: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为曾登陆《舌尖上的中国》的非遗美食,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其制作技艺可追溯至隋唐时期,明清年间更是凭借黄河水运优势远销各地,历经千年岁月沉淀,至今仍在匠人手中焕发鲜活活力。11月14日、15日,承载着陕北民俗与非遗智慧的“挂面盛宴”走进西安永兴坊、永宁里核心地标,通过非遗技艺展演、沉浸式体验、陕北民俗秀、吃面冠军挑战赛、现场品鉴等多个环节,让市民游客在舌尖品味地道陕北风味的同时,深度感受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

“吴堡挂面 一生挂念”永兴坊活动现场市民体验挂面上筷。

在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端坐台前,指尖翻飞间,面团逐渐变成均匀的面絮,再搓成细长的面绳,缠绕上特制木筷后,轻轻拉伸、自然垂挂,一道道工序行云流水。围观群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一精妙过程,不时发出阵阵惊叹。“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今天亲眼看到才知道,这面条里藏着这么多门道,每根都透着老祖宗的智慧。”西安市民刘女士一边拍摄,一边向身边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这热闹的场面既是视觉的震撼,更是味觉的盛宴。品尝区里,几口大锅里的水持续沸腾,新鲜挂面入锅片刻便捞出,浇上陕北羊肉与辣椒熬制的秘制汤汁,或是酸爽开胃的秘制酸汤,撒上少许葱花,一碗热气腾腾的空心挂面便递到食客手中。“入口特别顺滑,汤汁全裹在面里,越嚼越香!”刚吃完一碗的市民王先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不少人品尝后当即询问购买方式。一旁的“吃面冠军挑战赛”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十余名参赛者围坐在桌前,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拿起筷子快速“咥面”,或狼吞虎咽或稳扎稳打,围观群众的加油声、笑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身着陕北特色服饰的艺人扭起欢快秧歌,彩绸随风飘动,悠扬的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响起,熟悉的旋律引得现场观众齐声哼唱,浓浓的陕北风情让活动更具文化感染力。

“吴堡挂面 一生挂念”永宁里活动现场市民品尝挂面。

产自陕北黄河岸边吴堡县的手工空心挂面的制作,需历经选粉、和面、醒面、搓条、盘条、上筷、分面、阴面、晾晒等十二道传统工序,每一步都离不开非遗大师手工的精准拿捏。这份匠心手作,让挂面既能轻松吹起泡泡,煮后又能充分吸附汤汁,入口劲道爽滑,每一口都是对传统技艺的味觉致敬。这背后,是一项传承千年、入选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技艺,细白如丝,茎直中空。

此次吴堡手工空心挂面走进西安,正是当地践行“非遗+文旅”“非遗+电商” 融合发展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线下活动展示非遗技艺、吸引游客关注,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开设线上店铺,让全国消费者都能买到正宗的吴堡手工空心挂面。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电商咨询台,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线上购买渠道,不少市民当场扫码下单,希望把这份“舌尖上的非遗”带回家。

今年8月,“吴堡挂面·一生挂念”非遗传承启动会在陕西广播电视台举行,现场启动了“吴堡非遗挂面文化传承节‘八个一’活动”,涵盖带货热潮、微短剧、说书 MV、万人挂面宴、产业发展论坛、电商小程序、非遗晚会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系统性产业规划、品牌打造与跨界联动,吴堡挂面正从传统农副产品升级为具有高辨识度和文化附加值的区域公共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作为吴堡县的首位产业,手工挂面现有16家加工企业,建成岔上镇手工空心挂面非遗文化产业示范园和张家墕村标准化挂面产业园。2024年,全县挂面产量达8700吨,产值1.17亿元。“我们希望通过文化赋能、线下品尝、线上下单等环节,让更多人了解、尝到吴堡手工空心挂面,知道它不仅是一种面条,更是一种文化,让它的特性、技艺与品质被更多人知晓、品尝、消费。”吴堡手工空心挂面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执行组长王德烽一边招呼体验的市民,一边介绍道。

一碗挂面,串联起千年技艺、文化根脉与经济活力。从黄河岸边的手工作坊到西安街头的文化盛宴,吴堡手工空心挂面不仅让更多人品尝到非遗美食的醇厚滋味,更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找到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未来,我们还将在标准化建设、高品质生产、多元产品开发、多渠道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不断注入新时代活力,为县域经济发展加码。” 王德烽表示。(通讯员雷沛云/文图)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