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2日讯(记者 魏金金 张相成)9月11日上午,由国务院食安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等28部门及经济日报社主办,北京市食药安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以下简称“食安周”)主场活动在京举行。本届食安周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主题,吸引众多业内人士参与。
当前,桦树汁被看作饮料行业的新热点,正被越来越多企业看中,相关产品正不断涌现。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品牌进入,桦树汁行业也出现了部分乱象,如品质不一、掺水掺糖现象、价格战等。活动期间,中国经济网记者就此专访了伊春嘉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刚。
针对目前市场上白桦树汁产品价格差异显著的现象,张学刚指出,该行业天然具备高门槛,真正实现高品质规模化生产并非易事。桦树汁每年仅可在春季发芽前短短十几天内采集,采集周期非常短,且必须依赖人工完成。一旦脱离树体后,汁液极易变质,因此,从生态化采集、原料保鲜到加工处理,整个产业链条对资源、生态、技术、管理及资金都提出了较高挑战。
谈到如何辨别优质新鲜的白桦树汁时,张学刚表示,首要特点是其观感清澈透明、口感清爽甘冽,不应有任何酸败味或不自然的人工添加气味;其次在内在指标上,应富含三萜类、多酚、氨基酸、黄酮等天然活性成分,同时总酸含量不得超标,且无变质代谢产物。
据悉,作为国内较早投身白桦树汁产业的企业之一,嘉桦公司在多年技术攻关的基础上,正逐步助力行业规范发展。张学刚介绍,公司主导编制了国内首个《桦树液采集技术规程》,明确提出“三年轮采”等原则,确保在不破坏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此外,嘉桦生物牵头并起草了中国首个《天然白桦树汁》产品质量标准,明确桦树汁核心成分与质量要求,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发布并实施。2025年,嘉桦生物还联合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技术创新中心,发布《天然白桦树汁真实性识别技术导则》,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真伪鉴别体系。在技术方面,嘉桦突破规模化采集与原料保鲜两大难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PT原质保鲜技术与管理体系,目前已获26项相关专利。
谈及未来行业发展,张学刚表示,作为新兴产业赛道,白桦树汁应用空间非常广泛,主要可分为三大方向:一是作为天然健康饮品,目前桦树汁在欧洲药店已被用作有助于消炎、排毒及改善代谢功能的饮品出售;二是通过浓缩、冻干等技术制成膳食营养补充剂,进入功能性食品领域;三是应用于美妆洗护领域,凭借其对皮肤细胞的修复能力,可实现“以汁代水”,推动纯净美妆产品升级。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