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海洋塑料瓶的循环之旅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025-08-08 16: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一只海洋里漂来的塑料瓶,到了浙江海岸,会有怎样的奇遇?

暑热时节,不少浙江台州沿海的渔民和老人每天会把捡来的塑料瓶或者废弃渔具、渔网等,送往海岸附近的“小蓝之家”集中回收。这些塑料瓶摇身一变,可能就成了一件时尚单品:5个塑料瓶可以生产一条丝巾,回收45个就可以生产一款环保包袋。

地球上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垃圾排入深海,治理海洋污染仍是世界性难题。而在浙江台州,一道“蓝色循环”,让塑料垃圾不再是废物,变为真正的宝物。

“蓝色循环”究竟是个什么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渔民回收塑料、企业造塑料粒子、做产品,让“海漂”塑料重获新生。

台州温岭箬山小蓝之家家长、渔民对接人张文祥介绍,“海漂”塑料瓶能卖到1.5元到2元一斤,陆地捡来的瓶子价格没这么高,基本在1.2元一斤。

“海漂”塑料为什么能卖高价?浙江台州齐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塑料粒子的再生企业,总经理何琪琦说,有一些大型企业出于社会责任感,会愿意以高价形式向我们这种带认证的企业购买海洋塑料。这样不仅对海洋治污做一份贡献,也为我们上游的收集人员提供更好的收益。

为了确认塑料垃圾的来源,每批塑料产品都配有数字“身份证”。瓶子谁捡的、谁运的、谁再生的、谁制造的,清晰可查。

如今,这个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模式已经实施5年多,全市回收塑料废弃物5万多吨。

(经济日报记者:原洋 朱双健 视频剪辑:郭志杰)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