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遗赋能 讲活洛阳隋唐大运河中枢好故事

2025-07-16 16: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7月16日讯(记者裴小阁 彭金美 张相成)隋唐大运河作为隋唐时期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不仅解决了关中与北方粮食供应短缺的问题,推动了运河沿线文化、经济、物资、人力的交流,同时也加速推动了中华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长曹岳森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时表示,2014年,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国家“一轴多核”运河博物馆网络(国家馆+8省33市专题馆)中隋唐运河史的展示阐释中心,依托“大运河+丝绸之路”双重遗产的协同效应,通过组建运河沿线城市博物馆联盟、加强差异化展览交流、完善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彰显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价值。洛阳作为大运河中枢的衔接作用,也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得到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王茂林)

编辑推荐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