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二里头3800年前的华夏文明基因

2025-07-14 09: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7月14日讯(记者裴小阁 彭金美 张相成)走进洛阳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目之所及,件件文物都镌刻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基因,聆听讲解,又无一不是华夏先民智慧创造的结晶。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党委书记孟晨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时表示,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是国家文明总进程中从多元走向一体,从满天星斗走向月朗星稀重要历史节点上的文化,她不仅开辟了很多制度性的先河,中华民族的礼制文化在二里头逐渐萌芽,并走向成熟。

孟晨说,早在3800年前,二里头地区五谷齐备,农作物发达,而且处于南方稻作农业与北方粟作农业的交汇点,一年两季的收成,由此产生了高度发达的酿酒业,通过二里头出土大量的酿酒器、分酒器和饮酒器,实证了当时的农业和经济基础的丰沛。青铜器属于贵金属,是贵族阶层垄断性的资源,是易耗品,洛阳地区本不产铜,在同一时期,当其它区域还在大量使用石制、骨制箭镞的时候,二里头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物,通过考古还发现了近2万平米的青铜加工作坊,这也充分说明二里头地区青铜制造业水平和经济样态的高度发达。

孟晨说,二里头还出土了大量的来自于印度洋区域的子安贝、玉石器、绿松石器和朱砂等器物;发现了马岭文化的象鼻盉、马桥文化的鸭型鼎、山东乐氏文化的白陶盉等代表性器物,说明当时的四方文化已经在向二里头区域汇聚、交融和交流,由此也实证了二里头文化的强大的包容性。

(责任编辑:王茂林)

编辑推荐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