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铁忠委员:从2%到10% 民资入核再提速

2025-03-10 10: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宋雅静 视频剪辑赵世楠)“民营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入股了核电项目建设,充分体现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开始,民营企业参与核电的股份基本上都不低于10%,民营企业活力与国有企业优势可形成互补,期待进一步加深合作,共同推动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本人供图

近年来,我国积极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成效。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去年,我们引入民间资本全面参与核电建设,向民间资本推荐8000多个项目,取得了很好成效。今年,我们将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投资布局,还将在铁路、核电、水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因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安全性要求高,我国核电行业长期以来以国有企业为主导。2月8日,浙江省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广核苍南三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名列其中。三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是去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的5个民间资本参股的核电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超400亿元,其中民间资本股比达到10%。2020年,三澳核电一期工程引入了2%的民间资本,这是民营资本首次直接入股核电项目。从2%到10%,核电领域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表明国家对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

对此,卢铁忠委员表示:“其实民营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已入股核电项目建设,我对此高度赞成。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

他谈到,目前,民营企业参与核电的股份基本上都不低于10%,应该来说民营企业踊跃度非常高,来参与的民营企业,自身加强的实力和地位。

他强调,民营企业的活力与国有企业的优势可形成互补:“双方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将对核电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提升核电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潜能,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工作。”

他具体指出民营企业的现实贡献:“许多核电设备的制造都来自民营企业,部分核电厂的相关服务也是由民营企业提供。”中国经济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华龙一号”的成功,也离不开各方的协同合作。中核集团联合了大量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有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研发,携手攻克了411项核心关键装备的国产化难题。

他透露,目前相关企业正在研究深化合作的方案:“我们正在探讨如何推动民营企业更多地、公正公平地参与到核电采购中,从而与更多民企建立更好的互信关系。”

这种合作模式已显现示范效应。据记者了解,2022年,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正式投运,开通运营3年来,杭台高铁累计客流量突破5000万人次,有效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对于未来规划,卢铁忠委员从行业角度提出展望:“民营企业因其敏捷性高、创新能力强等优势,对核电企业具有重要合作价值。我们期待进一步加深合作,共同推动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茂林)

编辑推荐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