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西安11月27日讯(记者 佟明彪 视频剪辑 袁爽)在西安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西安综保区),一辆辆集装箱卡车满载中欧班列出口货物从口岸作业区驶向一公里外的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待装车发运。近日,西安综保区口岸作业区真正实现“区港联动,抵港直装”,成为全国首个在综合保税区实现出口集结功能的铁路口岸。
“区港联动” 创新提升作业效率
据介绍,西安车站海关在调研时发现,进出西安综保区申报单据多、物流运转环节多,入区退税的出口货物在西安综保区完成海关查验后,经由集装箱卡车短倒至西安铁路口岸办理铁路手续才能装车上班列。平均每辆集卡运送一柜至少4小时,每箱产生落箱、短驳、报关和堆存等费用共计1400元,一年费用合计3000万元。
西安综合保税区中欧班列出口集结中心。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为充分发挥西安综保区+陕西自贸区政策叠加优势,西安车站海关提出围绕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总目标,在西安综保区口岸作业区建设中欧班列出口集结中心。西安车站海关副关长马越介绍称,集结中心将铁路手续前置到西安综保区口岸作业区,平台公司订舱、海关报关、铁路中心站起票、安检等多项手续由串联改为一站式并联办理,货物流转中及时将放行或查验信息推送至铁路、平台公司等多个系统。既方便企业入区退税降低成本,又解决出口货物在西安港的高效集结流转。
西安综合保税区中欧班列出口集结中心。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皓表示,完成海关查验的进出口货物可以直接装箱、发运,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场站作业效率。
据国铁集团统计,今年1-10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4354自然列,增长32.5%,开行量稳居全国第一。
“智慧通关”助力出口贸易增长
“铁路中心站堆场面积大、箱子多,以往在查验前要到中心站查询集装箱的具体位置,目前在智慧通关系统中输入箱号就可以清楚看到箱位,切实解决了找箱难的问题。”西安车站海关监管科副科长常铖说。
海关工作人员介绍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据了解,为解决海关、铁路、平台公司各个系统信息不互通、报文标准不统一,查询数据需要分别登陆不同系统并且数据验核比对均需人工判定等问题,西安海关所属西安车站海关主动对接港务区管委会、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班列运营平台公司,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现场调研,沟通设计功能模块,协调解决堵点问题,将海关实货放行信息与监管作业场所经营单位的作业系统进行对接,成功搭建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
该系统将监管场所电子网格化,精确定位每个集装箱位置,并随时查看集装箱对应的货物信息、状态以及对应摄像头的视频信息,将企业接收放行和查验通知的时间由几小时降低为几秒钟,提升监管场地空间利用率和物流作业效率,集装箱“7×24小时”无间断验放。通过系统自动计算判定方式取代人工每天处理各类单证240票左右,验放集装箱约400个,减少人工操作量95%以上,并随时可以查询历史数据,有效降低监管风险,真正实现“一网感知全局,一键指挥到位,一屏展现成效”的海关监管可视化、精准化、智能化。
据悉,今年1-10月,西安综保区实现出口贸易额263.09亿元,同比增长138.4%,占进出口总值的91%,出口集结带动作用愈加明显。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