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纳米、40纳米、22纳米、14纳米,刘勇和他的团队做到了,全球首款14纳米北斗三号高性能综合导航芯片。“当时真的很兴奋,但感觉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刘勇回忆道。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代表性科技成果。人们日常驾驶汽车,能够实现车道级高精度定位,靠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北斗导航芯片的“紧密合作”。刘勇则是国内顶级北斗导航芯片——“海豚系列”的设计师、缔造者。
刘勇,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长沙金维公司高级算法设计师,高级工程师。作为长沙金维的研发核心骨干及研发带头人,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创新探索,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先后成功研制出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代八款“海豚系列”北斗核心芯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芯片荣获《2021年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8年,刘勇从北京回到家乡湖南,投身北斗导航芯片研发。当时,国产导航芯片的定位精度普遍在10米以内,刘勇的目标和任务,是要把精度优化到1厘米以内。
芯片的设计涉及基带、处理器、存储器等诸多模块,牵一发动全身,极为复杂。解决任何一个小小的不足,往往需要花费数月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千百次的实验。当时,刘勇带领的研发团队不到20人。人力不足就拼体力,近半年的时间里,他和同事每天泡在实验室,平均下班时间是凌晨三点。
55纳米、40纳米、22纳米,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刘勇带领团队最终成功研制出国内外首款14纳米的北斗三号高性能综合导航芯片,满足了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在复杂环境下高灵敏度、高精度、高动态导航通信应用需求;成功攻克了系列集成设计技术难点,确保了芯片功能性能的先进性、完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该芯片参加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获得众多院士、专家高度评价,被评价为“该成果自主可控、创新性强,技术水平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芯片已实现了近30万套的产业化应用,直接经济价值超4亿元。
谈到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刘勇说:“第一是极其专注,第二是精益求精,第三个就是创新进取,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怡 视频制作 李凡 郭枞枞)
(责任编辑:许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