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30718388082105866.jpg
企业微信截图_17284647007663.png

探索“植物王国”|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024-08-22 10: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拥有“味蕾魔术师”之称的神秘果、一生只开一次花的龙舌兰、风光旖旎的中国雨林,以及飞流直下的瀑布……在云南昆明,隐匿着这样一处“植物王国”。
  8月20日,经济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研究所的“扶荔宫”里,记者经历了一场与生物多样性的美妙“邂逅”。这里包含了主体温室、兰花馆、食虫植物馆、隐花植物馆以及种子博物馆等多个场馆,现已保存热带特色植物2500余种,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充分展示了“植物王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据了解,扶荔宫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汉武帝时期曾建于上林苑中,用于栽种南方佳果和奇花异木,以种有荔枝而得名。1986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借用此典故,为新建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内的温室群命名为“扶荔宫”。目前,“扶荔宫”温室群成为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研究、展示与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基地。2022年10月18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会议(COP15)执委办同意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宫”生物多样性体验园作为COP15永久性成果展示点。
  除了雄伟壮丽的扶荔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还隐藏着一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据了解,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野生种质资源库。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种子银行”,这里共收集保存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2万余种、30余万份,其中野生植物种子1.1万余种、约10万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任伊廷双研究员表示,下一步,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将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藏技术的研究,让更多的种质能“入住”种质资源库。
  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鞠鹏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会带来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多样的化学成分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比如,像青蒿素、黄连素、天麻素等都是源自于植物的天然药物,对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经济日报记者:刘溟 苏瑞淇 曹松 视频剪辑:郭志杰) 

(责任编辑:王茂林)

编辑推荐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