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债资信企业与机构部资源公用业务线负责人王云鹤:5月7日,一行、一局、一会发布了“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从融资渠道、风险分担机制、服务质效等多维度发力,针对科创领域做了重要部署。
会后,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公告。有三大重点值得关注:第一,精准聚焦三类发行主体,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并构建了“债贷股”联动的融资体系。
第二,强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一方面,引导市场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作用。比如评级机构可突破传统评级思路,构建与科创企业特征适配的信用评估体系,助力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融资。而合理公允的估值结果,能进一步提升“科技板”债券的流动性,优化科创企业融资环境。另一方面,运用信用保护工具、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方式,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第三,强化政策激励引导,靶向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成本。例如公告提出鼓励地方政府出台配套优惠政策,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贴息等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对于债券市场来讲,估值和评级都是最核心的为投资者服务的两项业务。如果说要让债券市场“科技板”能够有更好的作为,我觉得如果能够更好地设计投资人付费评级的安排,有助于债券市场将来稳健、高效地运行。
中债资信企业与机构部资源公用业务线负责人王云鹤:中债资信也已对外发布科创企业评级方法。对于科技创新企业评级,一是重“质”轻“量”,摒弃传统资产规模思维;二是注重前瞻性,着重评估企业的技术前景和成长空间;三是强化全链条技术评估。对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评级,一是将投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强调投资专业性和投资业绩的双重验证;二是全周期穿透式评价预期收益,注重对投资资产退出前景分析;三是以长周期为视角,建立前瞻性的偿债能力动态评价体系。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