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债市融资,需要怎样的综合性评级服务?

2024-12-20 12:55 来源:中债资信

    李奇霖:红塔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孙静媛:中债资信企业与机构部负责人
    霍志辉:中债资信技术标准部负责人
    贾宁芳:中债观察员

    主持人:评级和估值该怎样服务好债券市场中的新生力量。那么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投资人付费评级有什么样的发挥空间呢?
    霍志辉:中债资信作为国家鼓励的创新型评级机构,级别呈现是以A作为中枢,BBB、BB的占比超过了20%。一年期的违约率不到1%,那这个风险水平是跟这些专精特新的小企业基本吻合。另一方面,我们的估值,我们是国家认可的三家估值机构之一,建立一套回归信用债价值评估的一个估值体系,相对客观公允。

    主持人:那除了评级和估值之外,我们还能提供哪些综合性的服务呢? 
    孙静媛:评级机构,也是作为市场参与各方的重要纽带,其实是可以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说像中债资信在前几年举办的,云南、山西的这种区域交流会,就为地方政府、发行人和投资人搭建了一个很好的面对面交流的平台,那么让大家能够更准确地去理解这个市场、企业和投资人对于风险的看法。
    李奇霖:投资人付费可以让评级机构在定价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公允,服务投资者能够让评级的公允性能够得到凸显。长期来看,市场对评级机构要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还是应该引导更多的评级机构转向投资人付费,但是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等这种也应该建立匹配的制度,让投资人付费能够得到更好发挥。

(责任编辑:李凡)

编辑推荐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